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17.0177
尺寸:15 x 21.1 x 0.6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婦人之友社
製造地:日本東京
關鍵詞:婦女雜誌、家計簿、家庭之友、手編機
文物描述:本物件為婦人之友社發行之《婦人之友》第46卷第10號,內容為:富國高文化/羽仁とも子、總選舉を前にして/島田、好き嫌ひ、政治の季節、橫濱の回顧、優れた體力美しい體格をつくれ、保健婦は歩く、主婦の健康をまもるために、ヨーロッパに見る奉仕者の群れ/岩橋澄江岩瀨恭子、皮膚の衛生/高橋吉定、友だちの家にとまる友だちを家にとめる、京阪神の働く娘たちは語る、間借の家に上手に住む、帽子、二つの村つくり/柴三九男、自由學園那須農場今日及び明日の記/大塚甫、プロンテ姉妹/阿部知二、月白く/生方たつ、アフリカのお話二つ/石井桃子、イギリスへだより/羽仁惠子、圓覺寺の精進料理/大瀧登博、生活の声、秋のお菓子、子供のあみもの、生活歌集/若山喜志子選、全國家事曆、園藝問答、おとずれ、編輯室日記、雜司ヶ谷短信、口繪。日本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由於關東大地震連帶使社會不景氣,出版社開始流行出版円本(類似專題書籍,常見命名為xx全集稱之)與文庫書(以A6為尺寸的書),除了一般書籍的編印外,為了及時反映社會訊息雜誌遂逐漸流行,譬如1932年日本圖謀建立滿州國時,日本國內就出現許多評論當時中國大陸的相關消息,1937年由於蘆溝橋事變,日本為了確保軍事物資,遂進行經濟統制,日本出版界便以情報宣傳機關管理國家力量開始介入,1938年甚至公告兒童雜誌字數限制、附錄廢止等政策,隨著戰事緊張,一些較無戰爭宣傳的雜誌被統合廢止,兒童或婦人雜誌也無法倖免,戰後,雜誌出版才得以逐一恢復。婦人之友社創立於1903年前身為『家庭の友』,創辦人為羽仁もと子與羽仁吉一,創刊目的基於基督教信仰如何向民眾傳達及經營理想家庭,而今(2015)仍持續發行。
參考資料:1.坪田五雄,《昭和日本史11》(東京:曉教育圖書株式會社,1977),頁84~85。
編目者:蔡誌德
編目日期: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