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43.0064
尺寸:3.5 x 1.8 x 1.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身體飾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張捷文物、金飾、首飾、戒指
文物描述:1. 吉祥紋對戒,共1組2件,包含2件形制裝飾皆相同的金屬戒指。戒指通體呈金色,為銅鍍金材質,部分鍍層剝落且生鏽。戒指由長扁形金屬片彎曲捲成,表面使用敲花工藝技術鐫刻紋樣,分別雕飾圓形祿字紋、蝙蝠圖案和壽字紋,意指「福祿壽」;頭尾兩端分飾雙錢紋和盤長結圖案,亦具吉祥意涵。圖紋上下邊緣刻飾稜線,並以粟米金珠為地。戒指為活口金箍,配戴時,可依照戒圍大小調整鬆緊程度。
2. 本組對戒的造型與紋飾設計,屬於清代以來流傳的傳統樣式。臺灣早期金銀飾品工藝技術乃承襲自明清時期的傳統,以使用鑿刻與敲花技巧最常見,飾品的種類和款式也多襲自中國。金銀首飾因原材質便屬貴重,因此時常是正式場合中被配戴的物件。臺灣傳統社會中配戴金銀飾品的場合有很多,包括男女婚嫁、孩童彌月週歲、長輩祝壽、慶祝生辰等等,以示對場合或儀式的重視。
參考資料:1.從外來影響到自有特色,談臺灣傳統漢人金銀首飾工藝,典藏Artouch,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31962.html(瀏覽日期:2021/06/22)。
2.李建緯,2016。臺灣傳統金銀飾品初探。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學刊,4:20-47。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B
編目日期: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