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43.0186
尺寸:22.8 x 22.8 x 1.2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化粧用品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陳澄波收藏品、銅鏡、鏡子
文物描述:1. 螽斯麟趾龍紋鏡,圓形銅鏡,鏡面平而光滑,稍有銅鏽,底部貼附「陳重光」的標籤貼紙,為陳重光父親陳澄波先生的收藏品。鏡背面有裝飾紋樣,中央圓鈕銘「遠紀??」(後兩字已被銅鏽掩蓋,模糊不清)。圓鈕外圍飾一圈龍紋,龍紋外尚有一圈主裝飾帶,上裝飾字形紋,形式為上下左右各置一方框,方框內分別銘有「螽」、「斯」、「麟」、「趾」,共4字,有寓意子孫昌盛繁榮且良善賢德的吉祥意涵。
2. 銅鏡的起源有許多說法,多數學者認為是由草原文化傳入漢文化社會,但具體起源地點說法眾多,迄今未有共識。中國歷史上,從殷商文化中就有銅鏡的考古發現,學者推測殷商人引入銅鏡的動機除了取代盛水照容的功能之外,更多的是反映他們對域外異族人文化的好奇心。至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本地開始冶鑄銅鏡,是大發展的時期,於墓葬之中也開始發現與妝奩用具並置,可見已融入時人的生活之中。
參考資料:吳曉筠,2017。商周時期銅鏡的出現與使用,故宮學術季刊, 2(35):1-66。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B
編目日期: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