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44.0085
尺寸:2.9 x 2.9cm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895~1895
年代描述:據捐贈者李明亮推測,第三版發行時間為1895年9月初
類別一:器物類,交通運輸與通訊,郵票
關鍵詞:臺灣民主國、劉永福、乙未戰爭、麥嘉林、獨虎票、黑旗票、士担帋、第三版、小圓郵戳、大圓郵戳
文物描述:1.本件為臺灣民主國第三版(B)30錢郵票1枚。此張郵票票面為藍色;郵票上方印有「臺灣民主國」,其中「主」字左上方斷一劃,是辨認第三版的重要依據;左下寫有「士担帋」,右側則為「錢」,面值「參拾」則為另外印上;中間為老虎的圖像,此版本老虎頭上的「王」字通常較前兩版明顯;從其邊緣的鋸齒狀可以得知,此版本有齒孔,上側無齒孔,推測應為全張郵票最上排郵票。郵票右下方有1/4的大圓郵戳,但印痕模糊無法辨識日期。
2.第三版郵票根據其紙質不同分為A、B兩種類型,A紙質薄,B則為厚紙,此張郵票為A型;30錢通常為藍色票面,50錢為紅色,100錢應為紫色,但因後期紫色墨水用罄,在B型票中分為紫色及黑色兩種。其官方發行數量有18000套,是獨虎票中數量最多者。
2.臺灣民主國郵票又稱「獨虎票」,部分西方文獻指為「黑旗票」。據捐贈者李明亮指出,臺灣民主國郵票是1895年8月任職安平海關的英國人麥嘉林(C. A. McCallum)所創,交由安平海關經營,最初發行的動機是為了替黑旗軍劉永福籌備軍餉,先後發行了五種版次(包括試用版),每版發行一套三枚,面值30錢、50錢、100錢。試用版、第一版至第三版可能的發行時間約為1895年8月中旬至9月初期間,使用至同年10月19日,第四版則未被使用過。郵票印製方式是以手工逐一蓋印,最後再以另一版模印上面值。 (蔡宜璇撰寫)
參考資料:1.李明亮,1995。台灣民主國郵史及郵票。花蓮:獨虎出版社,頁160、213-225。
2.張淑卿,2012。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描述,http://collections.culture.tw/nmth_collectionsweb/AAA/collections_Search.aspx?RNO=2004.002.0010.0001&Page=0&Show=DataList&PageSize=1,2017/07/26
編目者:陳怡宏
編目日期: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