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白緞地彩繡花蝶紋肚兜
登錄號:20170010081的圖片(20170010081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081的圖片(20170010081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70010081的圖片(20170010081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
材質:織品
尺寸:長:36 x 寬:32.5cm
重量:0.04kg
取得方式:移撥
藏品描述:" 本件白緞地彩繡花蝶紋肚兜,以布片、繡片、織帶拼縫製成,不同於常見的菱形或扇形肚兜,本件造型更偏向圓領、無袖的背心形式。肚兜背面襯大紅色棉布,上方縫有一顆銅釦。正面上半部以紅色絲緞為底,周邊鑲緄寶藍色布邊,內側貼飾白底藍花紋織帶;腰部與下襬周圍鑲緄淺粉色布邊,向內裝飾黑底彩色雲紋與花卉紋寬織帶,中央拼接白緞布底繡片,繡片上緣剪裁成雲頭裝飾,兩側及下緣縫飾白底藍紋織帶,刺繡圖案為一只花瓶插有彩色花卉,一隻小鳥停駐在枝葉上,另有一隻蝴蝶在左上方飛舞,色彩鮮豔,春意盎然。
清代所稱的「肚兜」或「兜子」,為中國傳統服裝中貼身褻衣的一種,近代形制改變,才成為穿在衫袍之外的衣物。肚兜在漢代稱「心衣」、唐代稱「訶仔」、到清代改名為「兜子」、「肚兜」,沿用至今。肚兜通常使用菱形布片製作,下襬裁成圓弧如扇形,有些肚兜會於下端設置口袋(有單層、雙層或三層),通常為刺繡重點,臺灣肚兜的刺繡部份通常不直接繡在肚兜面料上,而是繡在各型的小布塊再綴縫於肚兜主布。

登錄號:20170010081

典藏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藏書票—野の女)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泰雅族橫紋無袖上衣)的圖片
藏品(史可法墨蹟石刻拓本)的圖片
藏品(2001 吳濁流文藝營1-20)的圖片
藏品(石楠花與一葉蘭)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五年署台南府正堂吳「為行知事」札恒春縣)的圖片
藏品(中華民國四十一年范光群新竹縣政府民國四十一年第一期田賦折徵收代金繳納收據)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