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虎爺像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1.JPG)(CC BY-NC),第1張,共9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1.JPG)(CC BY-NC),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2.JPG)(CC BY-NC),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3.JPG)(CC BY-NC),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4.JPG)(CC BY-NC),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5.JPG)(CC BY-NC),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7.JPG)(CC BY-NC),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8.JPG)(CC BY-NC),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8.010.0092的圖片(20180100092_I009.JPG)(CC BY-NC),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8.010.0092

尺寸:11.3 x 7.5 x 13.1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虎爺、下壇將軍
文物描述:本件木雕虎爺像作黑虎,表面裝飾大面積剝落,尾巴之尾端斷缺。虎爺作四肢站立姿勢,頭部在右轉向前方,雙眼浮凸,抬頭仰視,耳朵豎直,鼻孔朝天,緊閉血盆大口,露出上排門牙及犬齒。前肢伸直向前斜立,後肢直立於臺座上。黑皮毛上繪黃斑紋,下頷作白色,中央一塊水滴形黑漆。尾巴上翹,與背部連接,尾端斷缺,臀部尾端中央作一紅色排泄孔。臺座作矮方台,黑漆面大面積脫落,前方繪有捲草花卉紋。
虎爺是民間供奉最普遍的動物神,一般多做為從祀神而供奉在神龕之下,稱為「下壇將軍」、「山軍尊神」。民間傳說虎爺為土地公的坐騎,一般王爺廟亦多有供奉虎爺,具有驅逐疾癘和鎮守廟宇功能。主祀保生大帝宮廟以虎爺為其護法部將,起源於大帝生前「治虎喉」之傳說。民間供奉虎爺多為祈求獲得虎的力量,以驅除邪魔,又可護衛孩童之成長。臺灣的虎爺像,一般多作原始虎獸造型,或四腳站立,或後腿蹲坐,其造形多顯露逗趣可愛模樣。(謝宗榮)
參考資料:1.簡榮聰,1999,《中國虎文化》。臺北:財團法人大路交通基金會。
2.高佩英,2005,《台灣的虎爺信仰》。臺北:遠足文化公司。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9/10/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中華民國各界慶祝自由日八週年紀念大會照片)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臺灣莓)的圖片
藏品(郵票)的圖片
藏品(左旋蝸牛)的圖片
藏品(新潮流週刊5期)的圖片
藏品(復興白蟻根治所專家連皆能名片)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