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文儀齋刻印臺灣桃仔園陸戰得勝圖
登錄號:2018.011.0022的圖片(20180110022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8.011.0022的圖片(20180110022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18.011.0022的圖片(20180110022_P001.tif),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18.011.0022的圖片(20180110022_I002.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8.011.0022

尺寸:52.9 x 31.5cm
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推測年份(西元):1895~1895
年代描述:光緒21年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歷史圖繪
製造地:上海
關鍵詞:劉永福、乙未之役、抗日、桃園、年畫
文物描述:本件標題為「臺灣桃仔園陸戰得勝圖」,由文儀齋刻印,圖說為:「劉軍帶領兵馬由至台北桃仔園與倭兵接仗,倭兵十分大敗,?退至大稻埕地方矣。」左上方由劉永福領軍,下方則有林朝棟、丘逢甲及吳光亮,其實林以下將領並未與日軍接戰即內渡中國大陸。本圖亦是想像圖。將劉永福英雄化之圖。顯示了乙未之役中,中國人如何想像該戰爭的情景。此畫應與中國的木刻年畫傳統有關,於戰爭時則發揮了時事畫之功能,僅有少數外國館藏,國內未見系統館藏。根據研究上海年畫學者張偉研究,上海年畫始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道光年間開始有蘇州桃花塢畫商至上海小校場設攤,於1860年太平天國攻進蘇州後,許多年畫業主逃難至上海,集中於小校場,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揉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長江口岸一方殖民地的摩登異彩,上海年畫脫穎而出,清末民初成為傳統木板年畫最後繁榮階段。
參考資料:張偉,2014。都市風情:上海小校場年畫。臺北:新銳文創。
編目者:陳怡宏
編目日期: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