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明治30年池王爺領收證書
登錄號:2019.013.0192的圖片(20190130192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9.013.0192的圖片(20190130192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9.013.0192的圖片(20190130192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13.0192

尺寸:13.5 x 19.5 x 0.1cm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關鍵詞:明治30年領收證書、領收證書、地租
文物描述:此文物為「明治30年領收證書」,標題為「領收證書」內容為「第五一號明治二十九年度池王爺納」中間部分是納的稅金,最後是時間「明治三十年三月二十?日」,蓋有五個印章,紙的部分已有一些破損。領收證是作為交易時的信用交換憑證,在臺灣傳統的土地開發習慣上,一般於土地墾熟後,墾戶會派管事書役清丈土地,給予佃戶私丈單據,以定佃戶所應繳交的租穀數。
參考資料:1.林孟欣,〈近代臺灣社會領收證使用的歷史
意涵:以嘉義地區為例〉,《歷史臺灣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期刊》,頁86-105。
2.林文凱,〈「業憑契管」?清代臺灣土地業主權與訴訟文化的分析〉,《臺灣史研究》
第十八卷第二期,頁 8-9。
3.丘世馨,〈古文書契約的修護與保存-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之折損契約為例〉(台南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2006),頁12。
編目者:林孟欣
編目日期:2019/10/2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神像帽)的圖片
藏品(阿公店溪治水工事用地-地代金支拂報告書
(地理系))的圖片
藏品(光緒貳年閏伍月初十鹿港理番海防總捕分府貓羅社土目懸缺文件)的圖片
藏品(OSVOBOZHDENIE)的圖片
藏品(鳳鼻頭黃家朱府王爺開光儀式-7)的圖片
藏品(屋宅構件(斗))的圖片
藏品(聖父約瑟提燈籠(聖家族))的圖片
藏品(謝掙強參加新生報社高雄分社之慶-1)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