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我軍臺灣府攻擊之圖
登錄號:2019.015.0118的圖片(20190150118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15.0118的圖片(20190150118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19.015.0118的圖片(20190150118_P001.tif),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19.015.0118的圖片(20190150118_I002.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15.0118

尺寸:73 x 37.5cm
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歷史圖繪
關鍵詞:乙未之役、浮世繪、畫報、楊齋延一
文物描述:此為楊齋延一所繪畫作,由綱島龜吉於明治27年(1894)9月發行,畫面呈現山根信成少將帶領日軍進攻臺灣府,並與清軍發生衝突之意象圖,共1張影幅。山根信成 (1851-1895),為日本陸軍軍人。曾擔任步兵第12聯隊隊長、大阪鎮臺參謀、步兵第7旅團長、陸軍少將等,並於甲午戰爭後派遣至臺灣參加乙未戰爭。楊齋延一(1872-1944),別稱楊齋,明治時期的浮世繪師之一。其作品活躍於1887年至1907年,並以描繪日清戰爭、日俄戰爭等戰役浮世繪為主。
此系列浮世繪畫報製作年代在1893-1895年之間,詮釋當時日本如何記錄19世紀末的這場大戰,及對戰爭的宣傳情況。為對一般民眾的宣傳文宣,達到與中國相互間的政治宣傳與心理戰。浮世繪圖在日本早期絕大多數為木版畫(多彩),少數為石版畫(單彩),是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民間藝術,既是裝飾物,又傳遞故事和信息。此種繪圖的製作由畫師、雕師、拓師按順序分工合作完成,從繪畫、刻板到上色,有著非常嚴密的工序,和日本人的性格相同,非常細膩與專業。此系列浮世繪畫報極具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
此畫圖為木版畫(多彩),此圖繪為三錦圖,當時中日發生戰役,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這一類戰事宣傳海報在當時非常暢銷。此繪畫師表現不同畫風,加入許多山川樹木,柔和戰場殺戮之氣,為此畫師獨特風格,筆觸線條也較早期其他繪圖較優,增加美感和協調性。本件背後已托裱,圖上蓋楊齋延一印「楊齋」一枚。屬1895年乙未之役相關印刷類圖像文獻,已典藏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後設資料及數位影像,圖像史料具特殊性與珍稀性。
參考資料:我軍臺灣府攻擊之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網址:http://tais.ith.sinica.edu.tw。點閱日期20190512。代代相傳的浮世繪技術,資料來源:走進日本,日本資料庫。網址:https://www.nippon.com。點閱日期2019.5.4。
編目者:蘇峯楠
編目日期:2020/08/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箭)的圖片
藏品( 新竹柴村光明(蔡燦煌)家庭用木炭購入票 )的圖片
藏品(昭和二十年金成利一□仮領收書)的圖片
藏品(稻穫)的圖片
藏品(謝籃)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邱罔舍電影腳本)的圖片
藏品(大梁配筋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