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昭和18年10月8日花蓮港拓殖會社銅門配給所主任牧基次給王塗米穀配給停止證明書
登錄號:2019.015.0200的圖片(20190150200_I002.JPG),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15.0200

尺寸:13.6 x 19.1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43/01/08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民間文書
關鍵詞:竹南庄、鹽館前、部落振興
文物描述:本件屬於日治晚期竹南庄鹽館前王家之部落社會教化政策相關文書其中一件。據李力庸研究,1939 年日本、臺灣與朝鮮同時實施米 穀配給統制法,臺灣另外實施〈米穀移出管理令〉;1941 年 12 月臺灣與日本同時 實施企業許可令,臺灣實施〈米穀緊急措置法〉;1943 年日本與臺灣、朝鮮實施 〈食糧管理令〉;1945 年 6 月日本、臺灣、朝鮮同步實施的〈戰時緊急措置法〉等。1943年〈臺灣食糧管理令〉實施後,為了能綜合配給各類糧食,另成立食糧營團,1944 年 1 月, 食糧營團接收農業會大部分的加工及消費配給組合的業務。1943 年之後,臺灣的生產、收購與加工、配給分由農業會及食糧營團兩個部門處理,相輔相成。亦即,地主及生產者依攤派供出量將米穀、甘藷 雜糧等委託出售給市街庄農業會,市街庄農業會再委託出售給州廳農業會。總督 府的糧食部事務所驗收買入州廳農業會的米穀、甘藷雜糧,再將之撥售給臺灣食 糧營團,臺灣食糧營團將糧食加工後,配給到州廳支部,州廳支部再配給到市支 所及郡辦事處,爾後再配給到配給所,最後配售給一般消費者。本件係在戰爭後期米穀配給體制下的文件,昭和18年花蓮銅門配給所主任牧基次開立配給停止證明文件,居住於花蓮銅門的滝見勤行報國青年隊員王塗因遷出到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所以停領花蓮俊方面的配給。
編目者:蘇峯楠
編目日期:2020/08/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蓋)的圖片
藏品(大楊桃螺)的圖片
藏品(國立編譯館《高級中學地理第四冊》)的圖片
藏品(竹蔭白耳畫眉)的圖片
藏品(愛國獎券第594期)的圖片
藏品(山水垂釣)的圖片
藏品(排灣族織紋黑色長袖上衣)的圖片
藏品(民國六十二年范朝燈中國時報外埠報費收據)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