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23.0009
尺寸:19.5 x 42 x 12.5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28~1971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製造地:臺南下營
關鍵詞:劉國軒、北極殿、王爺信仰
文物描述:1. 本件為文貴醫院內供奉之昭明王令牌,外型上寬下窄的尖首圭造形,附有梯形底座,令牌表面包裹橙黃色綢布,正面以盤金繡繡一四爪金龍,龍頭在上、身軀在下,面部正視前方,咧嘴露齒,龍頭上方繡有「巡撫昭明王」五字。令牌底部附有梯形木底座,外部則有木框玻璃遮罩。
2. 巡撫昭明王為鄭成功麾下的重要部將之一劉國軒(1629-1693,福建汀州人),戰功顯赫,至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繼位為延平郡王時,受封武平侯,但在鄭氏政權不保之時,首先倡舉白旗臣服降清。劉國軒降清後授任為天津總兵、漢軍八旗,並遷往北京,於康熙32年(1693年)逝世時,追贈為太子少保,一生爭議兩極。
3. 根據下營上帝廟所編印之廟宇沿革記載,該廟建於1661明永曆15年,由在下營屯墾的鄭成功部將劉國軒等人首建草庵,可說有功於地方,最後被神化成「昭明王」,在下營玄帝之下,守護下營庄,因此下營北極殿上帝廟成為臺灣少數有祀奉劉國軒之寺廟。
4. 令牌為道教與民間信仰常見之法器,本件為頂端採圭首式樣的劍令令牌,在民間信仰中主要象徵神祇之號令,或是用以代替神祇坐鎮。
參考資料:1. 張溪南、黃明漢,2013。臺南上帝爺信仰研究。頁177-182。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 謝宗榮,2003。臺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