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新台灣新聞周刊》第637期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1.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1.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2.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3.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4.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5.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24.0903的圖片(20190240903_I006.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24.0903

尺寸:21 x 28 x 0.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準確日期:2008/06/06~2008/06/06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關鍵詞:新台灣新聞周刊、第一出版社、蔡阿李
文物描述:1.第637期《新台灣新聞周刊》於2008年6月6日發行,當期主題為馬政府上任後向財團傾斜引爆通膨之問題、丹頂鶴訪台、芒果外銷等議題。其中於藝文筆記簿專欄中(內頁74頁至75頁)柯蔡阿李加以便利貼標記,內容為第一出版社成立50周年紀念活動相關報導,刊登高雄市長陳菊前往頒發啟化第一匾額給蔡阿李之照片,文中描述柯氏夫婦的遭遇與活動當天的情況,同樣的刊物柯蔡阿李共收有4本,放在一起。《新台灣新聞周刊》由「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於1996年3月1日創刊,前身為《Taiwan Weekly 黑白新聞周刊》,採每周發行,主旨為關懷台灣本土社會與政治發展,為具有民主獨立意識的政論性雜誌,然而新台灣新聞周刊在2008年12月3日宣布了暫時停刊的消息,但至今未曾復刊。
2.柯蔡阿李女士在先生柯旗化晚年期間,媒體訪談邀約不斷, 起初的她就如同多數政治受難者一樣戒慎戒懼的抗拒,然而一次電視節目邀約與友人的支持下柯蔡阿李開始嘗試突破過去的沉默,開始在媒體上發聲,期間不間斷地將報章雜誌上一切有關自己、柯旗化等政治活動的報導收藏下來,對柯蔡阿李而言,突破沉默是對柯旗化理念最好的見證與傳遞,也是她對於已逝的丈夫的一種紀念,透過蔡阿李這些鉅細靡遺的收藏,也印證了一位女性政治受難者生命史的歷程。
編目者:劉維瑛
編目日期:2020/08/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島衣屬 )的圖片
藏品(白紋方蟹)的圖片
藏品(斜口竹製杯)的圖片
藏品(中外唱片與世界唱片出品歌劇黑膠唱片)的圖片
藏品(《米榖管理臺灣產業之新革命》)的圖片
藏品(尺蛾239)的圖片
藏品(白髮苔屬)的圖片
藏品(人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