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大蘓芳年繪《大日本辦理大臣支那於北京臺灣㕝件議決之圖》版畫
登錄號:2019.031.0049的圖片(20190310049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31.0049的圖片(20190310049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9.031.0049的圖片(20190310049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31.0049

尺寸:24 x 35.6 x 0.1cm
歷史分期: 1861-1875(清代-同治)
推測年份(西元):1874~187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歷史圖繪
創作者/製造者:大蘓芳年
製造地:日本東京
關鍵詞:牡丹社事件、月岡芳年、錦繪、浮世繪、戰爭繪
文物描述:1.本件是大蘓芳年繪《大日本辦理大臣支那於北京臺灣㕝件議決之圖》版畫,整體畫面總共由3張紙接續拼成,為單面橫幅的彩色印刷木版畫,內容描繪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約半年,日本和中國雙方於北京簽訂「北京專約」的場景。畫面表現為北京官員與日本軍官坐在北京中國式建築大廳,人人皆將視線集中在中間拿著合約的官員,暗示專約已宣布成立。本圖的主題類型屬於浮世繪中的「錦繪新聞」類型,創作時間推測在專約簽署後、事件落幕後不久。版畫右上角附本圖標題「大日本辦理大臣支那於北京臺灣㕝(事)件議決之圖」,右圖邊緣有繪師「雪齋大蘓芳年」之名款,右下角標記出來自日本東京日本橋通二丁目的出版商「丸屋鉄治郎」,以及「渡辺彫栄」之名。
2.牡丹社事件指的是1874年日人西鄉從道率軍攻打臺灣恆春半島上原住民族部落之衝突事件。事件起因於1871年一艘琉球國宮古島的船隻音域船難漂流到臺灣後,幾天後54名船員遭高士佛社和牡丹社族人(兩社皆為後來的排灣族群)攻擊殺害。事後日本政府以此為由,向清國干涉。1874年,雖然日本政府在內部政爭與英國的調解下決定暫時停止出兵,但在前線的西鄉從道仍強行展開軍事行動,於當年5月8日登陸社寮,攻陷石門,重挫原住民。日軍出兵臺灣約近半年,最後日本與清國簽訂「北京專約」,清國賠款、日軍撤兵,才告落幕。
參考資料:1.黃驗撰文,2015。臺灣歷史地圖,頁:78-81。臺南:臺灣史博館;臺北:智慧藏學習科技。
2.河出書房新社編集部編,2015。月岡芳年: 血と怪奇の異才絵師。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3.河出書房新社編集部編,2015。月岡芳年: 血と怪奇の異才絵師。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2/09/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497))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胖娃娃/打電話)的圖片
藏品(木門、消防避難梯不銹鋼門大樣、防爆窗、冷氣孔、百葉詳圖)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燈(山東省))的圖片
藏品(道光二十四年阿來孝希立轉典收過田租併磧底銀字)的圖片
藏品(高玉樹參觀政經建設-0060)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