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編《茶樹栽培試驗場第四報告》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2.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3.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4.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5.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6.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7.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19.031.0506的圖片(20190310506_I008.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31.0506

尺寸:15.4 x 22 x 1.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年代描述:大正4年3月13日發行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桃園廳竹北二堡楊梅壢區矮坪仔庄(今桃園市楊梅區埔心中興路324號)
關鍵詞:殖產局、安平鎮、茶業、茶業改良場、中央研究所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編的《茶樹栽培試驗場第四報告(大正三年)》。書本為平裝。封面下半部有所破損,中央直印書名;右上角直印「殖產局出版第七四號」字樣;左下角直印「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字樣。內文之前,有說明、目次及茶樹栽種平面圖。文字內容分為總說、事業概況、(茶樹)試驗事項、製茶試驗、(各地)製茶配合試驗及調查事項等6章。文末附錄茶樹栽培注意事項。最末是版權頁,上載印刷、發行資訊。
2.為進行茶業改革政策,總督府於1901年在深坑廳文山堡十五份庄(今臺北市文山區興福里)和桃仔園廳桃澗堡龜崙口庄的楓樹坑(今桃園市龜山區楓樹里)設立茶樹栽培試驗場,從事茶樹栽培試驗,以確立茶園農作改良方法。1903年,總督府又在今桃園楊梅埔心車站附近設立安平鎮製茶試驗場,執掌製茶試驗業務,並廢止前述兩個茶樹栽培試驗場。1909年,日本當局將安平鎮製茶試驗場南遷到今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矮坪仔地段。次年(1910),將試驗場名稱改為民政部殖產局附屬茶樹栽培試驗場(又稱安平鎮茶樹栽培試驗場),任務改為以茶樹改良栽培為主,必要時才掌理製茶試驗相關事項。1921年,安平鎮茶樹栽培試驗場改隸中央研究所;1939年,再改隸總督府農業試驗所,直到日本統治結束。
參考資料:邱顯明,2004。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09
編目日期:2021/0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范倫鐵諾傳)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大正十年春軍艦南洋諸島巡航紀念照片-0079)的圖片
藏品(日本擬折額蟹)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1890年2月8日《倫敦新聞畫報》之〈速寫福爾摩沙 1〉)的圖片
藏品(長穗馬藍)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仙童偶頭)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