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台灣光復十年》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I001.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I001.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I002.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I003.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I004.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A001.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19.031.1153的圖片(20190311153_A002.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31.1153

尺寸:19.2 x 26.3 x 0.5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準確日期:1955/10/25~1955/10/25
年代描述:中華民國44年10月25日印行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臺灣光復、光復節、總統府
文物描述:1. 本件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台灣光復十年》,民國44年(1955)10月25日由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發行,為慶祝臺灣光復十週年的紀念專書。書籍以總統府彩色照片為封面,照片中,總統府矗立在寬大廣場上,中央塔樓與正門建築上端皆高掛中華民國國旗,前方為廣闊而充滿綠意的草皮,背景則為藍天白雲之晴朗天氣。封面上端印刷黑體字書名「台灣光復十年」,下端印標楷體「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字序採由右自左閱讀方式。封底為單色印刷日月潭風景照片,照片呈藍綠色調,前景作綠蔭樹叢,中景為潭面與拉魯島,原景則呈現遠山環抱的景色。封底右下角印標楷體小字「日月潭」。
2. 由本書目錄可知書籍內容共分作十四章,依序為前言、完成地方自治、培植本省人才、實行土地改革、改善人民生活、穩定財政金融、推展工礦建設、厲行農業增產、興修水利工程、加強交通運輸、發展各級教育、新聞事業、增進衛生保健、鞏固社會治安。
3. 本書出版日為10月25日,為特別選擇的日期,具有特殊意義。民國34年(1945)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蔣介石隨即任命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處理接收臺灣事宜。同年10月25日,於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辦受降典禮,陳儀代表蔣介石接受了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投降。隔年,行政長官公署發布公告,宣布10月25日為「光復紀念日」,各機關、學校放假一天,乃臺灣光復節的由來。中華民國政府選於此日發行此書,不僅是為慶祝臺灣光復節十週年,也藉此宣揚政府在臺灣施政十年的政績。
參考資料:1.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2016。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頁:46-49。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薛化元,2009/11/21。從歷史文獻看台灣國際的定位問題,頁:87-100。台灣國際地位研討會,台灣法治暨政策研究基金會、台灣國際法學會、台灣歷史學會。臺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2/12/16
已瀏覽清單
藏品(面具)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藤帽)的圖片
藏品(大霸冬)的圖片
藏品(民國十九年相者為葉秀春所寫逢年命書)的圖片
藏品(中山區農會米廠與振盛米廠米配給證)的圖片
藏品(上格唱片錄音帶有限公司發行立體STEREO演唱會1《什麼樂》單頭匣式錄音帶)的圖片
藏品(三老爺宮碑記拓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