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昭和6年彰化郡鹿港街保正黃文開立予黃憲哲霧社討伐隊役夫費收據
登錄號:2019.031.1175的圖片(20190311175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9.031.1175的圖片(20190311175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9.031.1175的圖片(20190311175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31.1175

尺寸:12.1 x 18.2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31/01/14~1931/01/14
年代描述:昭和六年一月十四日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創作者/製造者:黃文
製造地:彰化
關鍵詞:霧社事件、抗日、鎮壓、領據、領收證書
文物描述:1.本件是昭和6年(1931)彰化郡鹿港街保正黃文開立予黃憲哲霧社討伐隊役夫費收據,為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派遣征討部隊的人員費收據。本件收據主要為印刷字體,屬官方收據的固定格式,印刷字體外的留空白處則是給填寫者書寫流水編號、個人資料、金額、日期等等。在內容上,頂端有橫向印刷的標題文字「領收證書」,下方為黑框表格,表格內為直式排版,內容由右至左包含「第三號」、「人夫出役費 三甲 黃憲哲納」、「一金壹円五拾柒錢」、「但霧社討伐隊附隨第一二回人夫出役換算額」、「右正ニ領收候也」、「昭和六年一月十四日」、「彰化郡鹿港街第十一保保正 黃文」、「領收印ノ押捺ナキモノハ無効トス」(意指收款印章為必要)。收據右側邊緣有鋸齒狀撕裂痕跡,並蓋有一朱墨半印,半印上的文字為「一保正印」。
2.1930年10月27日,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霧社地區照例舉行運動會,在警備鬆弛之時,由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與荷歌、波亞倫等諸社分隊襲擊霧社地區的警察分駐所、學校、日人官舍等處,是為霧社事件。事件發生後,日方緊急調派臺灣各地駐軍鎮壓,並在11月起投擲「毒氣彈」(芥子氣彈)攻擊躲在深山中的原住民,經過為期一個多月的戰鬥後,事件才逐漸落幕。事件結束後,日人為集中管理霧社地區的生還者,將之移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本件文書即是當時日方調派地方保甲組織並給付人員薪資的收據。
參考資料:1.賽德克族族群歷史,臺灣原住民族資源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2&AC_No=2(瀏覽日期:2023/04/08)。
2.周婉窈,2010。試論戰後台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臺灣風物,60(3):11-57。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3/09/08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民國三十五年王殷鑒台灣省土地關係人繳驗憑証申報書)的圖片
藏品(青眼蛺蝶)的圖片
藏品(外國女星)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雜)的圖片
藏品(石片)的圖片
藏品(茶匙、茶則組)的圖片
藏品(機車、自行車分道而行)的圖片
藏品(布袋武生巾)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