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六千分之一明治三十年基隆港實測圖〉
登錄號:2020.006.0068的圖片(20200060068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0.006.0068的圖片(20200060068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20.006.0068的圖片(20200060068_P001.tif)(CC BY),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20.006.0068的圖片(20200060068_I002.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0.006.0068

尺寸:109.3 x 78.7cm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897~1897
年代描述:1897年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日治時期主題地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等高線圖、地圖、丈量、漲潮、退潮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基隆港實測圖,屬於海圖,主要是測繪海洋水域和沿岸港灣的專門地圖,可從地圖上布滿放射狀的方位線來判斷。除此之外,圖中的海岸形狀、島嶼、礁石、水深及航標等航海資訊均相當豐富。方形紙張畫上基隆港黑白地圖,地圖以等高線圖方式呈現,上方還有1個比例尺,地圖右上角則寫有「基隆港實測圖 明治三十年測量 縮尺六千分之一」,旁邊並標註測量深淺的不同以及水準曲線在漲潮及退潮的不同,整個物件外觀尚,但印刷可有明顯斑駁泛黃與褪色。
2.基隆市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古名「雞籠」,日治時代後,日本將基隆建設為臺灣與日本內地的轉運樞紐,並從1899年開始到1935年進行了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也是臺灣日治時代的第一大港,1920年,臺北州基隆郡設立,並另劃市區部分設置基隆街,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為臺北州轄下的州轄市,乃基隆建市之始。
參考資料:歷史沿革,基隆市政府官網,https://www.klcg.gov.tw/tw/About/History(瀏覽日期:2020/10/02)。
編目者: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09
編目日期:2021/01/04
已瀏覽清單
藏品(光緒十三年王阿周氏立杜賣偉五公眾田契約字)的圖片
藏品(槍)的圖片
藏品(橋)的圖片
藏品(花器、陶器)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省立高雄女子中學作文簿:初中部三年級(「秋夜」等))的圖片
藏品(現代のアメリカ文学)的圖片
藏品(風車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