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寶藍色蕾絲繡花立領五分袖夏旗袍與內襯衣組
登錄號:2021.026.0004的圖片(20210260004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1.026.0004的圖片(20210260004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21.026.0004的圖片(20210260004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21.026.0004的圖片(20210260004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1.026.0004

尺寸:83 x 110.5 x 1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80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製造地:臺灣臺南
關鍵詞:祺袍、長衫、外省移民
文物描述:1. 本件為姚克英女士自製服飾,約民國50-60年代製作與穿著(約40-60歲左右),製作方式為自行購買布料,打版裁切後,再以縫紉機縫合長邊與緄邊,鈕扣、領子、脇邊開叉、裙擺、袖口等處,部分以手工縫製與修改。
2. 本件為寶藍色蕾絲繡花五分袖夏旗袍與內襯衣組,共1組2件。旗袍以質料輕薄之寶藍色蕾絲繡花紗布製成,蕾絲繡花圖案為圓葉片與小花。具小立領,自領口開右衽斜下至脇邊,以金屬釘釦開合固定,五分袖,軀幹寬鬆,腰身不明顯,裙長約至穿著者之膝下至小腿上,下擺略內收,為夏季服飾。由於外層即為薄透,內需搭配一件式長背心裙為襯裡,以外部同色之寶藍色絲質布製作,手縫痕跡明顯,裙襬一側還有一小塊黑棉布補丁。
3. 1949年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來台許多外省婦女普遍穿著旗袍,也使得旗袍成為台灣1950-1960年代的流行服飾,除了蔣宋美齡的引領外,中國小姐選美比賽也使得旗袍成為流行優雅服飾代表,婦女多於婚宴等正式場合穿著旗袍。依據施素筠教授分析,台式旗袍與中式旗袍於做工與線條上略有差異,中式旗袍較為寬鬆,多半因為外省移民早年顛沛流離,生活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婦女多勤儉持家,旗袍也多預留鬆份,以便未來身材變化可以修改。
參考資料:羅麥威主編,2013。旗麗時代:伊人、衣事、新風尚。臺北市:輔大織品系、國立臺灣博物館。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22/01/22
已瀏覽清單
藏品(林保仁縣長主政照片:新竹縣芎林堤防防汛搶救演習-14)的圖片
藏品(曾今可編《蔣主席六旬華誕介壽詩集》)的圖片
藏品(黃金鳳)的圖片
藏品(仿元青花龍鳳紋八稜梅瓶)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陶缽)的圖片
藏品(陶缽)的圖片
藏品(裙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