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日本時代漢醫手抄服方藥帖簿
登錄號:2021.039.0001的圖片(20210390001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1.039.0001的圖片(20210390001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21.039.0001的圖片(20210390001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21.039.0001的圖片(20210390001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1.039.0001

尺寸:26.7 x 24 x 6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準確日期:1919/01/01~1919/12/30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手稿,其他
製造地:臺灣大甲地區
關鍵詞:漢醫、藥帖、郎中、漢文教習
文物描述:本件文物從口述資料可以瞭解文件曾用公學校的卡紙(大正8年)做過綴補,顯見祖先經歷中亦有可能有參與過日本時代初期公學校漢文教習履歷,這批前清漢學教育的文人,隨著漢文課程的裁撤,其實有相當的教育者轉換成為漢醫郎中。
本件手抄服方藥帖從主治內容來看也是形形色色,如:下消方、心器痛、秘傳鬱氣(心氣立止)、黃疸服方、小兒珠洛目等等。這些看似一般的尋常驗方,但以小兒珠洛目為例,這道驗方應該與小兒珠珀散(原名:珠珀猴棗散)相近,手抄本中的「珠」、「珀」應即是珍珠、琥珀,珠珀散的成分為羊腸棗、珍珠、琥珀、金銀花、茯苓、薄荷、鉤藤、防風、廣東神曲、麥芽、天竺黃、天然冰片、甘草。主治清熱化痰,消積安神。主治小兒風熱引起的發熱,咳嗽痰鳴,不思飲食,煩躁 易驚,舌質紅,苔黃,脈浮數等症。相較於驗方成藥的成分,手抄本除了珠、珀外,用的卻是石決明、草決明、青箱(別名:青葙子、野雞冠、白雞冠、崑崙草)、莞蔚(別名:益母草子、苦草子、小胡麻、野黃麻、六角天麻、茺玉子、益母子、沖玉子)等草藥類藥材,應該也是有因地制宜的變通辦法,呈顯的可能是漢醫診療適應在地社會的細微過程。
編目者:林孟欣
編目日期:2022/01/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陽傘螺)的圖片
藏品(橫斷面圖)的圖片
藏品(木雕金童玉女神像)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阿里山忍冬、漸尖葉忍冬)的圖片
藏品(朱沉冬詩集)的圖片
藏品(光緒元年潘烏蚋立耕田契字)的圖片
藏品(陀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