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銅鑄雙龍搶珠香爐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2.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3.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4.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5.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6.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7.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的圖片(20210540007_I008.jpg)(),第8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7

尺寸:16.3 x 16.5 x 16.6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祭祀用具與物品
關鍵詞:香爐、祭祀用品
文物描述:本件香爐據捐贈者口述係於1970年代購自新竹市北門大街的佛具店。
香爐,是用於燃燒香料的容器。香爐的各個大小、形式和建築材料差別很大,在許多文化中和宗教都有使用。在許多文化中,燒香有精神和宗教內涵,影響了香爐的設計和裝飾。線香香爐裝有香灰,在祭祀時將整柱線香插入香爐來燒香。
神明爐為祭祀神明用香爐之總稱,一般以供插線香的香爐為主,普遍見於寺廟祀神和民居廳堂祀神。臺灣所見神明爐多安置於供桌上使用,爐身高約六寸到二尺不等,是最主要的祭祀用具,其造型和材質十分多元。在造型上,方形爐多為敞口,圓形爐則可區分為爐身直筒如米斗的斗爐,爐口外翻的披爐與爐口內縮的詌爐三種類型,又有三足、四足、圈足等差異。本件銅鑄神明爐爐身直筒狀,爐身裝飾雙龍搶珠浮雕上下圈飾回紋圖案,爐底亦槧刻類似「雙龍」字跡,圈足部分則切開三個半圓變成三足造型。
編目者:林孟欣
編目日期:2022/02/2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