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2.006.0067
尺寸:29.8 x 23.8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43/06/01~1943/06/01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關鍵詞:大東亞戰爭、感謝狀、林田、嶋田繁太郎
文物描述:本物件是林田因在「大東亞戰爭」中為充實國防而捐款,獲得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頒發的感謝狀。「大東亞戰爭」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遠東地區和太平洋戰爭的總稱,其戰爭目的在於建立起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這個名稱確立於昭和16年(1941)12月12日,其意義為「為大東亞新秩序建設而進行的戰爭」。
嶋田繁太郎,東京人士,生於明治16年(1883),卒於昭和51年(1976),享壽93歲。嶋田於明治37年(1904)畢業於日本海軍兵學校第32期,與山本五十六、吉田善吾等名將同年級。明治38年(1905)服役於日本巡洋艦和泉號,參加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峽戰役。大正4年(1915)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校13期,同年12月晉升海軍少佐。大正12年(1923)擔任海軍大学校教官;昭和3年(1928)出任日本海軍巡洋艦多摩號、戰列艦比叡號艦長;昭和4年(1929)晉升海軍少將銜。昭和9年(1934)晉升為海軍中將。隔年(1935)任海軍軍令部次長。昭和12年(1937)任日本海軍第2艦隊司令長官。隔年(1938)任吴鎮守府司令長官。昭和15年(1940)5月調任中國方面艦隊司令長官,11月晉銜為海軍大將。隔年(1941)9月轉任横须賀鎮守府司令長官。同年(1941)10月,嶋田繁太郎出任東條英機內閣的海軍大臣。年底,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嶋田繁太郎因其坚定支持東條英機的立场,被日本海軍界譏諷為「東條的副官」。昭和19年(1944)2月21日嶋田繁太郎接替永野修身,出任日本軍令部总長,統领日本海軍。在1944年7月東條內閣總辭,嶋田繁太郎卸任,成為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人物。8月初,辭去軍令部總長,任軍事参議官。1945年1月轉預備役。二戰结束後,嶋田繁太郎作為戰犯接受審判。民國37年(1948)11月12日,嶋田繁太郎被遠東國际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列為甲级戰犯;直至民國66年(1955)假釋後被赦免。
林田,生於光緒4年(1878),卒於民國38年(1949),享壽71歲,林成光派下八世孫,林福對長子。娶妻林魏氏哖娘(1882-1964),生有林春瓜(1893-?)、林坤輝(1892-1930)與林坤木(1902-?)三子;但只有林坤木長大成人並繁衍子嗣。林田為林福對之長子,出生於草仔崎338番地(今慎德居所在地),一生隨父親務農,自小習得父親林福對製作豆干之技術,並到處販賣;隨著豆干生意越做越大,還去聘請居住在山鼻子的一位佃農(陳山九)來進行農耕。後來因為家裡購買的土地越來越多,花很多時間都在處理收租的生意,一年之中就要坐轎子去收租二趟,所以也就沒有在販賣豆乾的生意。日治時期,林田還曾擔任保正一職。
編目者:陳柏志
編目日期: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