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古樂變奏曲與賦格》鋼琴獨奏 手稿 草稿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17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2.jpg)(CC BY-NC),第2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3.jpg)(CC BY-NC),第3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4.jpg)(CC BY-NC),第4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5.jpg)(CC BY-NC),第5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6.jpg)(CC BY-NC),第6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7.jpg)(CC BY-NC),第7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8.jpg)(CC BY-NC),第8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09.jpg)(CC BY-NC),第9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2.jpg)(CC BY-NC),第12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3.jpg)(CC BY-NC),第13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4.jpg)(CC BY-NC),第14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5.jpg)(CC BY-NC),第15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6.jpg)(CC BY-NC),第16張,共17張
登錄號:212015020016的圖片(212015020016_A017.jpg)(CC BY-NC),第17張,共17張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館藏編號:212015020016
類別:影音類\樂譜
作品日期:1972/12/22
作曲:郭芝苑
描述內容/摘要:作品描述:鋼琴獨奏曲《臺灣古樂變奏曲與賦格》創作於1972年。1973年7月,臺灣省立交響樂團舉辦「中國現代樂府」音樂會(定期音樂會),此首樂曲以《前奏曲與賦格》之名首演,由劉富美擔任鋼琴演奏。樂曲結構為:前奏(Larghetto,甚緩板)─主題─變奏I ─間奏─變奏Ⅱ─變奏Ⅲ─尾奏(Piu mosso,轉快)─賦格(甚緩板)。變奏曲的主題採用北管曲調;賦格的主題來自臺灣南部的萬枝調。變奏I中,左手如倒影般地覆述高聲部主題,好不熱鬧歡樂;變奏Ⅲ中,尤其強調雙手演奏八度音之高難度技巧,輝煌磅礡的氣勢,表露無遺。1978年5月3日,在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之「67年度器樂獨奏曲比賽」中,此曲榮獲創作獎。樂譜收錄於由樂韻出版社出版之《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1996年9月)中。

鋼琴譜;手稿(草稿);17面(6張)。
以藍筆抄寫,鉛筆添補表情記號。
包含演出紀錄。
創作日期:1972-12-22。
已瀏覽清單
藏品(瓷蓋)的圖片
藏品(珊瑚化石)的圖片
藏品(繩紋腹片)的圖片
藏品(視聽教室座椅正立面圖,側立面圖,閱覽桌平面圖,閱覽桌立面圖,扶手板大樣,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國立臺灣大學工程開標記錄表)的圖片
藏品(田鷸)的圖片
藏品(填土插花系列:蛋殼杯花/太陽花)的圖片
藏品(瓜茄瓢蟲)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