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客家山歌組曲-木管五重奏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12013020045的圖片(212013020045_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館藏編號:212013020045
類別:影音類\樂譜
入藏日期:2014/07/23
作曲:徐松榮
描述內容/摘要:管弦樂組曲《客家山歌組曲》,作品95,是作曲家在1990年代以來,體悟到客家文化珍貴,並立志要將之保存後,所創作的樂曲。此組曲共包含五首樂曲;編制上,除了使用一般傳統的管、弦樂器外,尙包括許多具中國風味的打擊樂器,如風鈴、砂鈴、大鑼、小鈸、木魚、單皮鼓及梆子等樂器。第一首〈序曲〉,以有力的「慢」板開始,隨後與「快」速段落輪番出現;有趣的是,作曲家僅以文字「快」、「慢」標示,並沒有精確地寫下速度,而是在慢板樂段多使用長時值音符,快板樂段多使用短時值音符來表示。由此顯見,作品之速度其實相當自由,作曲家儘量利用音值表示,為了是不改變樂曲實際的執行速度。第二首〈苦力娘〉為憂傷的慢板,首先運用長笛及中提琴以帶有自由、幻想的氣息引入樂曲,接著再使用充滿哀愁韻味的英國管,吹奏以e小三和弦為主枝幹的旋律,使整首樂曲遍布濃濃哀愁。第三首〈病仔歌與老山歌〉於慢板主題出現之前,是帶有五小節更為徐緩的導奏;此首樂曲係作曲家根據原木管五重奏(Op. 74)改編而成:第5小節首先由小提琴演奏哀戚的〈病子歌〉,至71小節,再由長笛吹奏極其自由且緩慢的〈老山歌〉,整首樂曲流露不拘形式之自由幻想風味。第四首〈松口客家山歌〉,係作曲家根據其原作《民歌兩闕》(Op. 39)中之第二首曲調之架構改編而成。第五首為〈終曲〉,使用多樣的打擊樂器,製造活潑非凡的聲響,大鑼、小鑼組成一對、木琴、鐵琴組成一組,製造別有一番風味之音響效果,熱鬧無比。創作時間:1991-03-14~1997-11-10。 此為〈木管五重奏〉之總譜手稿(完稿);共6面(3張)。以鉛筆、紅筆標記。本曲為〈病子歌和老山歌〉創作素材,而作品74《木管五重奏》則改編自客家山歌《病仔歌》。* 作品74,參考 TMI2013/02: MS35(Box6, Folder58)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紗門窗、鐵柵窗、詳細)的圖片
藏品(灰褐色夾砂陶把)的圖片
藏品(「中國佛教會視導弘法團」環島視察-台南)的圖片
藏品(2006國立體育大學趨勢論壇-海報)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黑色夾砂素面陶片)的圖片
藏品(哭竹生筍的孟宗)的圖片
藏品(天名精)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