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其他:清
尺寸描述:高25.1 寬13 座高6.5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降龍羅漢》(館藏編號72-00398),陶塑佛教人物尊像,題材為十八羅漢之降龍羅漢,羅漢身形骨瘦、上身裸露、披戴雲肩,頭上頂著佛缽、坐在盤旋昂首、四足平伸的龍身上,龍身之下還有一團祥雲,象徵這條龍已經徹底被羅漢降伏,故又名為「騎龍尊者」。在整體的釉色搭配上,是以膚色和醬色釉為主,例如羅漢身上施以膚色、龍身則是醬色;此外再以紅釉,局部施在頂上的佛缽,還有龍身突起的點狀鱗片,又以白釉來妝點。有關降龍羅漢的傳說不一,也未在佛教經典《法住句》中十六羅漢之列,因五代禪畫家張玄及貫休,繪有十八尊羅漢像,其後又有北宋蘇東坡為這些畫作題十八首贊,於是十八羅漢的觀念取代十六羅漢,一說降龍羅漢即是家喻戶曉的濟公,原名李修元(1130-1209);直到清乾隆時期,才欽訂第十七迦葉尊者為「降龍羅漢」、第十八彌勒尊者為「伏虎羅漢」。
館藏編號:72-00398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