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其他:民國
尺寸描述:縱60 橫30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馮諄夫繪《張芝畫像》(典藏編號74-00875),紙本水墨設色。本作品描繪主題為後漢末期書法家張芝。有關張芝的事蹟,最有名的莫過於臨池勤練書法,使池水盡黑。畫面正中央,畫家以工筆繪一身著漢服、頭戴儒巾,手持木杖且白髮蒼蒼的老者,其面容端正,蓄有長鬚,立於桃樹之下。畫家以細緻的筆法及流暢的墨線勾勒出老者臉部神韻。畫面右上方有畫家題款:「張芝先哲造像。癸亥秋日馮諄夫寫」。並鈐有:「馮諄夫印」、「諄湖」、「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等印。馮諄夫,生於中國北京(時稱北平)。字俊甫,號諄湖,師從畫家金北樓先生。馮氏擅畫馬,亦精於花鳥人物。1938 年,馮氏與晏少翔等人於北京成立「雪廬畫會」,致力於國畫推廣與教學。1948年,馮諄夫隨國民政府來臺,為最早渡海來臺的畫家之一。
本作品畫心上方另有書法家謝健輝以楷體書《張芝》:「後漢末期書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人,生卒年不詳。初平年間(一九零-一九三)隨父奐,徙弘農華陰(河南省)。芝嘗師法章帝時代名書法家杜度,崔瑗之草書,朝夕勤練,而精巧過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下筆必為楷則,號悤悤不暇草書,芝兼擅隸、行書。弟子韋誕譽芝為『草聖』,晉代王羲之父子之草書,亦深受其影響。宣和書譜尚載其草書冠軍帖,章草消息帖。」
館藏編號:74-00875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