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雀屏中目喜帳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9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1s.jpg)(CC BY),第2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2s.jpg)(CC BY),第3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3s.jpg)(CC BY),第4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4s.jpg)(CC BY),第5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5s.jpg)(CC BY),第6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6s.jpg)(CC BY),第7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7s.jpg)(CC BY),第8張,共9張
登錄號:84-00450的圖片(te84-00450nd0008s.jpg)(CC BY),第9張,共9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
其他:清末民初
尺寸描述:縱60橫418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雀屏中目喜幛》(館藏編號84-00450)。清末民初之物。本件大紅色喜幛是八仙紋飾加上「雀屏中目」四字,由於字體頗為碩大耀眼,明確道出以文字表現為主體,八仙反降為旁襯人物。題落款分別為「友生姻先生新叔翁之喜、令姪開芬賢甥新婚誌喜;愚姻弟蘇萬德、金、本、泮茂山仝賀」。主體紅色緞面上端為牡丹花布紋,左右下三邊繡牡丹、蝴蝶、石榴,並加縫粉紅花織帶以及鉚釘為飾,下端垂墜絲網及彩珠流蘇。本件喜幛底色為大紅色;配色有紅、桃紅、粉紅、橘、黃、綠、藍、紫、黑、白、金色。紋飾為道釋紋。用途為喜慶掛飾。
廣義來說,這種閩南風格的彩繡橫披,以大紅錦緞襯地,上繡戲劇人物或仙道人物或吉祥文字或花鳥禽獸或八仙等,舉凡紅地彩繡或繡金橫幅都可以泛稱為「八仙彩(綵)」。八仙彩被視為一種吉祥物,除了是民間傳說的衍生物之外,它的名稱「八」與「發」諧音,「彩(綵)」是「好彩頭」的象徵,名稱本身就相當討喜。又經由藝師的巧妙構圖、布局以及技術,可以說是集合了各式各樣的吉祥圖案和寓意。而紅色配上金色,在中國向來帶有吉祥喜氣之意味,故懸掛八仙彩於廳門之上,更能襯托出節慶歡樂的氣氛,有安泰祥瑞之意。從昔日到今日,八仙彩的作用未曾改變,若是家庭用物,則在賀年、賀壽、陞官晉爵、傳統婚慶嫁娶及新居落成時,懸掛於民宅正廳佛龕前上方或廳堂門檐下。若是宗教用物,則懸掛於廟宇正門檐下或楹柱間或神座前上方,以便祈福致詳、除邪避災、助長神佛法相莊嚴。本件入藏年代1995年。

館藏編號:84-00450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帶紋豆金龜)的圖片
藏品(臺北廳管內地圖)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年吳石頭等同立合約證書)的圖片
藏品(《朝日兒童》1月號12卷1號附錄土產骰子遊戲)的圖片
藏品(陶把)的圖片
藏品(阿里山五味子)的圖片
藏品(溪邊青蘚)的圖片
藏品(骨鑿殘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