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春畝山人(伊藤博文)『臺北雜詩錄』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0452
主題
分類1
:
扁額
名稱
登錄名稱
:
橫扁額
中文 名稱
:
春畝山人(伊藤博文)『臺北雜詩錄』
-數量-
單 位
:
幅
數 量
:
1
尺寸/度量
長
:
1240
mm
寬
:
400
mm
外觀描述
型制/特徵描述
:
春畝山人(伊藤博文)『臺北雜詩錄』
-備註-
備 註
:
*2003/11/19委託洪順興來館檢視本件藏品,認為本件藏品應為「珂羅版」,係一種流行於1920-30年代之印刷技術。
參考資料
:
1、李澍奕,〈曾訪問臺灣的日本現任內閣總理大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71期,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71/2451,瀏覽日期2021年11月16日。2、臺灣日日新報。3、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類寄贈品財產帳冊、1933年後歷史室陳列品區清冊。
藏品描述
描述
:
1896年6月,伊藤博文與海軍大臣西鄉從道、臺灣總督桂太郎等人來臺視察。先後到基隆港、臺北城、淡水稅關、高雄、馬公港等地。來臺期間留下數篇漢詩作品。此文係為伊藤參加在淡水館舉辦的總督就任典禮,伊藤在典禮寫下之「春畝山人,臺北雜詠詩」:「際會風雲從六龍,宣敷皇化納南寶,百年草木霑新澤,千里江山脫舊風,淡水西流入蓬島,玉峰北向拜芙蓉,鄭家遺跡今何在,只見孤墳沒野榕」。
根據1909年10月31日臺灣日日新報刊載,加藤尚志所寫《伊藤公及臺灣》一文提到,此律詩被製作成匾額,並懸掛於淡水館,1909年時由東洋協會臺灣支部所主持的臺灣文庫所收存。主持「臺灣文庫」的東洋協會,活動空間在「淡水館」(清代登瀛書院),因空間毀損,1910年時將所有藏書存置天后宮保管。東洋協會繼續於1912年時倡設成立圖書館並熱心準備,1915年8月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開放。而原本保存藏書的天后宮,也被於1913年拆除設立兒玉後藤紀念博物館,因此,推測此匾亦於天后宮拆毀後,部分藏品由東洋協會文庫轉移由博物館收藏。
原件匾額出現於本館日治時期寄贈品清冊,亦出現於1933年後的歷史室展示清冊「領臺後」(第5櫃)部分,該區展示臺灣總督及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的書法,具有新統治之宣示、教化治理的展示意義。其中「伊藤博文公的墨跡」的展示櫃內,可能展有本件(原件匾額的書法作品)。(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內容維護者張安琪於 2021-12-21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