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呂洞賓立像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0053
主題
分類1
:
神佛像
名稱
登錄名稱
:
佛像
中文 名稱
:
呂洞賓立像
-數量-
單 位
:
個
數 量
:
1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銅
尺寸/度量
長
:
570
mm
寬
:
270
mm
厚
:
200
mm
外觀描述
型制/特徵描述
:
1.木質底座,像身與底座可分離。2.像身右手持葫蘆,左手持寶珠。
-備註-
備 註
:
*獻金運動贈存物品。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物件為長570mm、寬270mm、厚200mm的銅製呂洞賓立像。本件來源係為「接收」,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藏品,根據臺灣省立博物館1947-52年間清冊紀錄,計有118號「獻金運動贈存物品」,皆為金屬器物,如神像、酒器、香爐、銅錢、花瓶、燭台等,日常用品或祭祀用品。「獻金運動」是昭和年間,當局為籌募國防費,動員民間響應「獻金」購買軍用品、武器、飛機、船艦等。在國家主義氛圍下,台灣各地的青年團體、社會團體、商業團體、教育團體也響應動員。此類金屬物件推測可能是取代獻金的「獻品」,但入館時間不詳。
呂洞賓,為「八仙」的成員之一,也是當中傳說故事最多、影響層面最廣者,道教宗派之一的「全真教」,奉祂為「北五祖」之一,元帝國時期加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但其是否為真實存在之人物,仍有尚待釐清之處。
呂洞賓傳說的生成,可能早於北宋時期(960-1127),但在該時期加以整理及增補,例如確定其名為「嵒」(或「巖」),字洞賓,並確認其與鍾離權為師徒關係。其中亦衍生出三種形象:劍俠、文士、丹士,這些形象也反映在現在呂洞賓的普遍造型:面容文雅、長鬚、身著道袍與道冠、背負寶劍等。
參考資料
1、張俐雯,《八仙人物故事考述》,永和:花木蘭出版社,2010,頁18-23、76-78。
2、臺灣日日新報。
3、臺灣省立博物館藏品清冊人類學組民國36-41年,未刊稿。
(本館內容維護者張安琪於 2022-12-06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