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光緒十八年(1892)邵友濂題字木聯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1667-001
主題
分類1
:
木聯
名稱
登錄名稱
:
邵友濂撰書
中文 名稱
:
光緒十八年(1892)邵友濂題字木聯
-數量-
單 位
:
件
數 量
:
1
時代
製作/使用時代
:
光緒十八年(1892)
尺寸/度量
長
:
3700
mm
寬
:
305
mm
外觀描述
顏色
:
金字
型制/特徵描述
:
本件與AH1667-2為一對。原清產清冊登錄為一對,為配合一物一號之原則,於清查時將下聯新增為AH1667-2。
2.淺刻浮金字,上款「光緒十有八年歲次壬辰仲春 穀旦」,內容為「從甲峰迤邐而來鍾毓靈奇相期文章千古學術千古」。
3.上方有二鐵環,鐵環中穿一鐵線。
4.製作方式由八片拼木組成再披麻捉灰塗漆上彩。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與AH1667-2為一對,接收自「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1908~1945)的收藏品。其上淺刻浮金字,上款「光緒十有八年歲次壬辰仲春 穀旦」,內容為「從甲峰迤邐而來鍾毓靈奇相期文章千古學術千古」。另一對淺刻浮金字,「值丁賦青平以後經綸富庶勿忘生聚十年教訓十年」,下款「臺灣巡撫兼學使者姚江邵友濂撰並書」。上方有二鐵環,鐵環中穿一鐵線。本件與AH1667-2的一對柱聯是光緒13年(1887年)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所建的「臺灣巡撫衙門」中的柱聯。
邵友濂出任台灣巡撫期間,任內設臺灣省通志局,修建省後臺灣通志。雖然邵友濂停止絕大部分劉銘傳時期的新政建設,廢止煤務局、礦油局、番學堂等建設並明訂以臺北為省會,但邵友濂暫緩新政建設與措施,的確讓臺灣嚴峻的財政問題及原住民被迫害至反抗的問題獲得喘息。且將省會遷移至臺北的政策也進一步改變了臺灣自古以來南重北輕的狀態,對日後臺灣的重北輕南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本件為當時台灣地位最高的清代衙署中的柱聯,就臺灣建省建設發展史而言,本件有其歷史意義。
因現存清代巡撫衙門已不存在,本件符合稀有性價值。
本件無受損或遭受扭曲之處,文字辨明清楚,具完整性。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