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芝山巖的廟(日治後內設書房)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1699
主題
分類1
:
照片
名稱
登錄名稱
:
十九世紀末之學堂
中文 名稱
:
芝山巖的廟(日治後內設書房)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尺寸/度量
長
:
437
mm
寬
:
578
mm
藏品描述
描述
:
來源: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芝山巖的廟(日治後內設書房)」(館藏編號:AH001699),係本館前身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之藏品。
物件描述:本件名為「芝山巖の廟」,編號為2063。
領台之初因秩序尚未平定,尚未設立正式的學校,1895年7月,設址於此的臺灣總督府學務部,開始招募士林附近的仕紳子弟約21名,作為國語傳習所學生,並在惠濟宮設立學堂,被總督府認為是近代教育的嚆始。(惟本照片尚無法確認是惠濟宮或慈誠宮)。隔年1896年1月1日,芝山岩學堂的老師遭遇到抗日人士襲擊,學務部部員楫取道明、關口長太郎、中島長吉、井原順之助、桂金太郎、平井數馬,慘遭殺害。此事件稱為「芝山岩事件」。本物件尺寸為440mm*580mm之黑白老照片,紙質泛黃、邊緣破損、有老化跡象。
陳列邏輯:
該文物的相關事件說明最早出現於1925年1月「歷史說明資料」中,名為「芝山巖」。其說明內容為:包含芝山岩惠濟宮創建由來、日本領台後開辦國語傳習所、以及日本老師遭遇抗日力量的襲擊,故建碑紀念之梗概。亦象徵此事件具有國家紀念的性質,係為博物館用以宣揚總督府教化治績,並塑造為臺灣近代教育史的發端。
1932年12月的「歷史陳列品」之清冊,該清冊具有特定歷史時序鋪排的展示邏輯,此物品陳列於「領台後文化」(第5櫃),該櫃陳列清代書院、芝山岩事件、北白川宮關係資料、台北城門等資料,係代表為官方教育犧牲,和征台犧牲相關資料、舊城照片等具有新舊統治對照、宣示文明教化的努力和功績。本件名稱為「芝山巖の廟宇」。
1933年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陳列區之清冊中,該文書放置於「領台時代5號箱」之處,該箱系列包含:芝山岩事件、官方訓示、纏足教化、伊藤博文與台灣總督墨跡等,描述領台初期,總督府致力教化、風俗改正與總督書法等的文明教化狀態。
物件說明:
日本領台之初,因秩序尚未平定,尚未設立正式的學校。1895年7月,設址於此的臺灣總督府學務部,開始招募士林附近的仕紳子弟約21名,作為國語傳習所學生,並在惠濟宮設立學堂,總督府認為此處乃臺灣教育發祥地。1896年1月1日六位芝山岩學堂日籍老師前往總督府慶賀元旦,回程途中遭台北抗日分子襲擊,學務部部員楫取道明等6人全數遇害,史稱「芝山岩事件」。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親自擬碑文悼念,並於1929年興建芝山岩神社祭祀遭難的六位老師。此一展示也象徵總督府宣揚日本領台文明教化的使命、以及將「芝山岩事件」形塑為近代台灣教育史的發端,和為近代教育犧牲的日本人老師的教化意義。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