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觀音坐像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1110
主題
分類1
:
神佛像
名稱
登錄名稱
:
觀音
中文 名稱
:
觀音坐像
-數量-
單 位
:
個
數 量
:
1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木
尺寸/度量
寬
:
113
mm
高
:
226
mm
厚
:
80
mm
淨重
:
563
g
外觀描述
顏色
:
少許金色,底座為黑褐色
-備註-
備 註
:
木製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物件為高226mm、寬113mm、厚80mm的木製觀音坐像。本件來源係為「接收」,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藏品。根據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歷史室陳列品清冊,其中有「本島人土俗」展示主題,陳列品包括:宗教器物、神像、風俗人形(人偶)、樂器等本島人用品。推測該文物應是此展示視野下而收藏。
「觀音」全稱應為「觀世音菩薩」,從字面可解釋為「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也就是世間眾生在遭遇一切苦難,只要一心稱念其聖號,菩薩就能即時聞聲救苦。
臺灣的觀音信仰崇拜相當普遍,傳統漢人正廳神桌的「佛祖漆」上,即繪有包括觀世音菩薩在內的5位神祇,與自家祭祀神明與祖先一同接受晨昏祭祀。主祀觀音的廟宇亦相當普遍,擁有全國知名度的亦不在少數,例如萬華龍山寺。
觀音形像與造像,根據經典與傳說可謂變化萬千,在唐朝以前都以男性形象出現,但此後至今則普遍為白衣女子形象,呈現兼具慈悲與智慧的相貌;本物件呈雙手抱右膝之「自在坐」姿態,亦為常見之形象。
參考資料
1、謝奇峰,《圖解台灣神明圖鑑》,台中:晨星出版,2014,頁150-153。
2、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陳列品分區清冊。
(本館內容維護者張安琪於 2022-12-06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