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倭寇圖卷(複製本)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1330
主題
分類1
:
雜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倭寇圖卷
中文 名稱
:
倭寇圖卷(複製本)
-數量-
單 位
:
幅
數 量
:
1
尺寸/度量
長
:
5190
mm
寬
:
295
mm
-備註-
備 註
:
1,2,3
參考資料
:
1.李子寧、吳佰祿,〈國立臺灣博物館16.17世紀臺灣對外關係資料介紹〉,收於國立臺灣博物館主編,《地圖臺灣:四百年來相關臺灣地圖》(臺北:南天書局,2007),頁42。2、山本運一,「朱印船」《科學の臺灣》(臺北:臺灣博物館協會,1941),頁21-25。3、山本運一,「豐臣秀吉の高山國招諭文書に就て」《台灣教育》414號,(臺北:社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37),頁36-42。4、山本運一,「列品解說-倭寇圖卷」《科學の臺灣》6卷3號,(臺北:臺灣博物館協會,1938),頁22-23。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倭寇圖卷(複製本)」(館藏編號AH001330),本館文典系統所載為「接收」,為接收戰前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時期之藏品。此「倭寇圖卷」之入藏確切時間未有記載,最早出現在1932年的「歷史陳列品」清單中,包括「倭寇圖卷」等自豐臣秀吉海外經略、朱印船貿易主題展示品列於「倭寇南侵時代」展示區,以及1933的「高砂時代」。
根據1933年後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陳列區之清冊所載,此為「借物」,原件由東京帝國大學所珍藏,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出品。因此本展示物品可能是當時向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所借。又,此摹本於1937年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創立三十周年紀念會的「戰爭歷史畫展覽會」中展示。
本圖舊題為「明仇十洲(仇英)台灣奏凱圖」,描繪了明朝與日本的「勘合貿易」(1401-1549)中斷, 到1592年豐臣秀吉建立朱印船制度之前,中國的東南沿海盛行走私貿易、海盜活躍的情狀。根據山本運一的解說,鎌倉末期到室町時代,日本西南邊海岸邊民須仰賴海上貿易為生,而且日本國內生產尚難自足,必須要從中國輸入商品。由於明朝海禁限制、妨礙通商,走私貿易於焉而生, 演變成海盜猖獗,並與明朝官兵取締對峙的情況,山本運一認為稱為「明仇十洲台灣奏凱圖」乃因南中國海活躍的倭寇大多以台灣為根據地。
但畫中的景物、建築、城樓(「海門新關」)俱非當時臺灣應有之格局,而應是倭寇侵擾江南的情景,另一個原因則是浙江寧波有一幅「抗倭圖卷」,其細節、布局與本圖幾無二致,描繪倭寇侵擾當地的歷史場景,顯見其所本應類同。畫卷內容係為倭寇逼近中國沿岸、上岸觀察形勢、打劫戰利品、與明朝官兵交戰、老弱婦孺避難等場景。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