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岸裡社勘文紀錄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2320-009
主題
分類1
:
古文書
名稱
登錄名稱
:
岸裡社勤文紀錄
中文 名稱
:
岸裡社勘文紀錄
-數量-
單 位
:
份
數 量
:
1
族群/地點
所屬族群
:
平埔族(巴則海族)
尺寸/度量
長
:
245
mm
寬
:
151
mm
其他測量值
:
外長265mm.外寬170mm.
外觀描述
型制/特徵描述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岸裡社土木阿六萬老難、敦佳【月勞】下、阿四老、阿【月勞】萬(管事)立承領字
-備註-
參考資料
:
1、孟祥瀚,〈藍張興庄與清代臺中盆地的拓墾〉《興大歷史學報》17(2006):395-430。2、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聯經,2009。3、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01。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文件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岸裡社的土目阿六萬老難等人,得到認可正式成為沙歷巴來積積該地區,負責管理各庄的管事。
AH002320的勘文紀錄總共有11份文件,為乾隆年間清政府官方針對岸裡大社,及其他附屬社所持有土地的會勘紀錄,其內容收入了開支、所有物清單、土地範圍及位置外,另有針對佃農名單的照冊、土地相關規定,例如不可越界及最重要的水權等相關問題,也使得岸裡社不得不將這些地方正式化暗為明的內入官方管理的範疇。而會有此會勘紀錄的起因是雍正年間發生大甲西社事件後,清政府重新審視了關於平埔族群的政策,而其中於乾隆11年任閩浙總督的喀爾吉善對於平埔族群的地權更為重視,因此在走馬上任後便上書《台灣事宜兩條》,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釐訂熟番地界與嚴審過失官員,並進行土地清丈,至於土地清丈的部分,則是在釐清番界線時,針對各開墾的土地進行會勘,要求陞科納供,但除了漢人私自越界進入界內開墾外,平埔番社有時亦會私下招漢人前去開墾土地,卻未將土地進行呈報,而這份文件即是台灣知府鍾德重新查出了岸裡社擁有旱溪以東及沙歷巴來積積(台中市東區的十甲及太平一帶)、校栗林及東勢等地的土地並未陞科,因此將此部分土地在清丈及佃人名單照冊後,要求岸裡大社如此文書內容進行陞科,並且向當時的岸裡社提出相關開支的明細。除此之外,此份文書中亦有收入岸裡大社與楊振文在爭奪水權後,憲府的判決內容,因此透過此份文書可以看出,在乾隆年間岸裡大社轄下有多少土地是未陞科納供的同時,也可以看出其開墾範圍已經進到沿山地區,這或許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乾隆年以降「番害」事件會層出不窮,正是因為漢人(包含熟番)的活動範圍逐漸往內山發展的過程中,亦與生番出現了族群衝突。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