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岸裡社潘家印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2351-024
主題
分類1
:
木雕刻
名稱
登錄名稱
:
大木塊印章﹝雕刻板﹞
中文 名稱
:
岸裡社潘家印
其他名稱
:
全集題名:岸裡大社文書
-數量-
單 位
:
塊
數 量
:
1
族群/地點
所屬族群
:
平埔族(巴則海族)
來源地點
:
岸裡社
時代
製作/使用時代
:
清朝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木
尺寸/度量
長
:
240
mm
寬
:
21
mm
高
:
0
mm
厚
:
22
mm
徑
:
0
mm
淨重
:
50
g
外觀描述
形狀
:
長方形
型制/特徵描述
:
印板上文字:案蒙特示曉諭歸管等事緣和祖先敦仔首先歸化代.
原件與否
:
原件
內容/意義
作者
:
沈(福建臺灣北路理番分府)
-備註-
備 註
:
*省立臺中圖書館移交 *本號標本冊計有21件,但本箱中卻多出4件未編號未列入標本財產,將之列為2351-22~2351-25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以凸版陽刻方式在板上刻字:「案蒙特示曉諭歸管等事緣和祖先敦仔首先歸化代」。就用語而言,應為不完整的曉諭告示開頭處,內容講述歸管等事的緣由,並提到「祖先敦仔首先歸化」等語,顯然是潘家後代要述明因潘敦仔而歸潘家所管事項之緣由,至於所管內容為何則因本件資料不全,只能推測或許跟土地或租金糾紛有關。
本件經查最接近的版本為AH002351-014的登錄物件(中文名稱:咸豐八年(1858)岸裡社潘家嚴禁混占田土地租告示印板),該件文為:「緣和祖先敦仔首先歸化代大平?,蒙大憲奏將岸裡麻薯舊社一帶草地,東至撮東大山,西至沙轆山頂,南至貓霧?社,北至大甲溪又淡屬舊社,此處及大甲一帶海埕賞和祖先敦仔,立戶潘大由仁,招墾養贍,蠲免科陞咨部例案無如該轄奸棍不思業各有主,私向該社通土甲等盜典混納,和無奈于本年三月間將大憲奏賞印照示諭各項稟繳理番分憲陶蒙為查照特示曉諭歸管嚴禁漢番毋得妄生爭佔所有四處墾田社課水租大租悉應認向番業主敦仔派下屯外委潘維和交納取具收單執憑,倘敢故違,定即嚴拏倍追等偷現發告示難以遍貼,特此佈聞一議,倘該通土甲等仍敢冒聽奸棍盜典混納或租單或典約執付送繳賞銀 元絕不食言此佈咸豐八年四月日發貼」。
本件為岸裡社潘家所存之印板,然而內文與咸豐八年(1858)的岸裡社潘家嚴禁混占田土地租告示印板(AH002351-014)有雷同之處,故推測本件為不完整的雕版殘件。僅存的隻字片語無法分析所為何事,若真是「岸裡社潘家嚴禁混占田土地租告示」相關殘篇,則該篇闡述潘大由仁地權由來,並透過官方警告招墾養贍業各有主等,代表強大如岸裡社潘家,也面臨土地流失及地權爭議等問題,希望能廣貼官方曉諭的告示來力挽狂瀾。
參考文獻:
吳佰祿,2009。采田福地:臺博館藏平埔傳奇。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聖蓉。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初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柯志明。2008。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臺灣史研究。15(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洪麗完。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初版。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秋坤。1997。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二版。
陳秋坤。2005。俗例、番租與國家--清代臺灣岸裡社人和新港社人的田園租業1740-1820。「明清司法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戴炎輝。2012。清代臺灣之鄉治。初版六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