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岸裡社歷代通事表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2392-005
主題
分類1
:
歷史文獻
名稱
登錄名稱
:
岸裡社歷代通事表
中文 名稱
:
岸裡社歷代通事表
其他名稱
:
全集題名:岸裡大社文書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時代
製作/使用西元年代
:
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
製作/使用時代
:
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紙質
尺寸/度量
長
:
535
mm
寬
:
220
mm
其他測量值
:
95x34.8 cm
外觀描述
原件與否
:
原件
-備註-
備 註
:
省立臺中圖書館移交
參考資料
:
吳佰祿,〈「岸裡社通事年表」再論-依據臺博館藏「岸裡大社文書」的討論〉,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6卷4期(2013年12月),頁9-51。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表記載岸裡社自雍正三年至道光年間十五任通事名單、任職起迄時間,以及任職年數等資料。
岸裡社通事歷任更迭最早記錄於民間手稿《潘永安手記》,完成於1902年。本表則是1946年周定山以手記為底稿,同時查核其他史料後,重新整理編成岸裡社歷代通事表。除周定山版本外,目前已知尚有其他四個版本,每一個版本由於其使用之古文書不同,因此在通事的姓名、起迄年代皆有所差異,目前尚未有定論,不過目前已有學者針對第1到第14任總通事進行校定。
本表包含有23代歷任總通事之姓名、在職年份,張達京為「第一任」,而自潘敦仔開始到潘永安之間,由岸裡社社番充任總通事,則改稱「代」,共計有22代。另外,在表末的提要中,有簡要介紹張達京的生平,表彰其功績。
通事制度是清代沿襲至明鄭作法,是清代地方治理低階官吏,為原住民、漢人管理政策的重要措施。通事通常作為官方、漢人、原住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傳遞地方政府政令,協助處理勞役、土地開發、收繳番餉等工作。主要由通曉原住民語言的漢人擔任,不過也有如同岸裡社一般由通曉漢語的平埔族人擔任通事。雖然行政官階上通事地位不高,而且要協助處理的事務繁多,可是卻在地方上具有極大的權力、影響力,也更容易取得土地、財富,因此經常出現不同派系人士爭取通事的情況。可以說通事制度是推動岸裡社社會運作的重要要因,通事的薦舉、任命,更是直接影響了岸裡大社的管理與發展。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