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日治臺灣果物鳳梨明信片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6761-001
名稱
中文 名稱
:
日治臺灣果物鳳梨明信片
日文名稱
:
臺湾乃果物繪葉書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套件說明
:
AH006761-001 至 AH006761-008 共 8 張為一套。這8張是彩色照片翻印明信片。
組件/附件說明
:
封袋上印有椰子葉和芭樂圖案,背景圖上印著「臺湾乃果物」、「高級天然芭樂」字樣。封袋背面標示發行目錄,臺灣八景、文化の臺北、臺北名所、島都の美觀、臺北近郊、基隆港、臺灣情調、臺灣の果物、臺灣蕃人の風俗、明治溫泉、カライ社、阿里山、角板山、八仙山、臺中名所、臺南と安平、嘉義名所、新興の高雄港、日月潭、霧社と埔里,這套屬於臺灣の果物明信片,第一張是排灣族原住民站在鳳梨田的照片明信片。
族群/地點
所屬文化
:
圖面上有三名女子和兩名男子,依據他們所穿著服飾和明信片文字之描述,屬於排灣族,應是恆春半島一帶的龜仔角社原住民。「龜仔角社」是和排灣族融合的卑南族,根據日治時期學者移川子之藏的分類,被歸為斯卡羅族的Lja garuljigulj群。龜仔角社原住民曾在1874年時殺害法國船難水手,是引發「羅妹號事件」的臺灣原住民。
來源區域
:
日本
來源地點
:
東京
內容地點
:
今恆春半島
時代
所屬時代
:
日治時期
製作/使用時代
:
日治時期(1931年)
內容年代
:
日治時期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紙
尺寸/度量
長
:
138
mm
寬
:
88
mm
其他測量值
:
封套長 153 mm / 寬 101 mm。
外觀描述
顏色
:
彩色
形狀
:
橫式長方形
型制/特徵描述
:
私葉,這一套明信片全是柯羅版重新上彩色印刷,同一張明信片有亮色和深色兩版本。第一張明信片只有亮色版本,無郵票和郵戳,照片裡有三女二男,兩男都叼著菸斗,配戴獵刀。根據他們的服飾和配戴物件、說明文字,綿延好幾公里的肥沃土地上都種著鳳梨,可以推知圖中地點應是屏東恆春半島。這張明信片也反映臺灣總督府從大正年間開始教導原住民農耕,在五年理番計畫中遷移原住民的同時,亦教導排灣族人種族鳳梨。
紋飾/印記
:
封套:高級天然色版 臺湾乃果物 正面: 65 pineapple (臺灣果物) 鳳梨 渺茫數里の沃野に斯くして培はれる實に見事な光景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背面:郵便はかき POST CARD (臺北 生蕃屋本店 發行)譯為中文為封套:高級天然色版 臺灣的果物 正面: 65 pineapple (臺灣果物) 鳳梨 綿延好幾里的整片肥沃土地上都栽種著鳳梨,真是令人讚嘆的景色。 背面:郵政明信片 POST CARD (臺北 生蕃屋本店 發行)
原件與否
:
原件
內容/意義
類型/功能
:
臺北生番屋大量發行以原住民為主題的明信片,在本店和分店裡販售,兩店販賣各式蕃人物品,明信片作為一種商品,使觀者能瞭解原住民的生活情況,具有郵寄、蒐藏的功能。
作者
:
臺北生番屋本店(生蕃屋是一私人組織,經營者為鈴木新兵衛,隨著日本帝國的擴張,在中國東北、滿洲和臺灣設有據點,大連市黃金町設有印刷和製罐工廠。殖民地臺灣本店位於臺北市西門町市場入角堂,販賣日本內地的特產和工藝品。鈴木氏提供的水牛角菸灰缸曾經獲選為《臺北州時報》得獎工藝品。1925年鈴木新兵衛擴大店規模,在本町(今臺北市衡陽路以北的重慶南路沿線)開設分店,分店主要販賣殖民地蕃產物品,原住民明信片也是蕃產物品的商品之一。)
技術技法
:
柯羅版多色印刷,柯羅版是玻璃版塗上白明膠印製的一種技術,製造出黑白底板後,工匠必須再手工上色,因此製作上較為繁複,成本高於其他印刷技術,成本高是其缺點,優點是誠品為連續調、無網點,能清晰地轉印照片和繪畫,普遍被當時日本國內用於藝術品複製。
背景說明
:
郵寄、贈送和蒐藏。
風格特色
:
明信片正面為五位龜仔角社原住民站在鳳梨田裡,圖面上無戳印和郵票,是柯羅版印刷後工匠重新上色,所以同一張明信片會有不同顏色的版本。
內容摘要說明
:
這張明信片裝在印有椰子葉和芭樂的封袋裡,圖面上無戳印和郵票,價值較實寄片低。發行單位為臺北生蕃屋,是私人組織發行所以稱私葉。正面的圖面上有三名女子和兩名叼著菸斗,配戴獵刀的男子,從他們的服飾和攜帶物件,以及明信片右上方的說明文字,此段文字的意思是綿延好幾公里的肥沃土地上都種著鳳梨,由此得知圖中地點為屏東恆春半島,五人的族群應為排灣族龜仔角社原住民。彩色明亮的圖面是柯羅版印刷後工匠重新上色,所以同一張明信片會有不同顏色的版本,此張臺北生蕃屋臺灣果物明信片僅有亮色系的版本,發行當時被擺放於本町的生蕃屋分店,在陳置蕃人物品的店舖裡,明信片具有郵寄、蒐藏的功能,也能使觀者更清晰地瞭解原住民的生活。
全文資料
:
封套:高級天然色版 臺湾乃果物 正面: 65 pineapple (臺灣果物) 鳳梨 渺茫數里の沃野に斯くして培はれる實に見事な光景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背面:郵便はかき POST CARD (臺北 生蕃屋本店 發行)封套:高級天然色版 臺灣的果物 正面: 65 pineapple (臺灣果物) 鳳梨 綿延好幾里的整片肥沃土地上都栽種著鳳梨,真是令人讚嘆的景色。 背面:郵政明信片 POST CARD (臺北 生蕃屋本店 發行)
-備註-
參考資料
:
1.李欽賢,《臺灣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2.楊南郡,《斯卡羅遺事》,(臺北:玉山社,1992年。)3.楊憲郎,《珂王羅版製印技術》,(臺北:五洲,1984年。)
藏品描述
描述
:
封套:高級天然色版 臺湾乃果物 正面: 65 pineapple (臺灣果物) 鳳梨 渺茫數里の沃野に斯くして培はれる實に見事な光景ではありませんか 背面:郵便はかき POST CARD (臺北 生蕃屋本店 發行)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購置/購買
到館日期
:
2008/12/22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