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原住民彩色明信片:山地口琴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7072-006
名稱
中文 名稱
:
原住民彩色明信片:山地口琴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泰雅族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紙
尺寸/度量
長
:
138
mm
寬
:
89
mm
外觀描述
顏色
:
彩色
形狀
:
橫式長方形
原件與否
:
原件
功能/意義
製作者
:
台北烏來益智出品。彩色攝影:林明唐。
藏品描述
描述
:
台灣觀光紀念明信片,上為3名山地老婦以竹片做成的口琴演奏歌曲。三位婦女紋面為泰雅族重要之文化特徵,身上皆佩戴頭飾、頸飾、項鍊、花環、腕飾。穿著長袖上衣、長裙、披肩、護腿布,中間婦女上身穿胸兜。
口琴除了閒暇吹奏之外,未婚男女在月光下互相用口琴表達心聲。酒舞由3或4人並肩而舞或對舞,婦女口中銜著口琴,上身左右搖動,右足踢起,左足一躍,極富表演意味。豐收節慶賀的口琴舞歌頌大自然的厚愛。女子舞步優美,男子舞步快捷而激烈。浪漫的口簧琴舞是泰雅族獨有的特色。(達西馬拉彎.畢馬 (田哲益) 2001《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p.195-201)。依據Chen Chi-lu,1968《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pp.74-77,口琴在世界各地分佈很廣,從西伯利亞、千島群島、中國北部與南部、西藏、海南島、台灣、印度北部、阿薩姆省、馬來半島、印尼、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的Palau Island、波里尼西亞,以至東南非。在台灣原住民除雅美族無口琴以外,其他各族皆有。口琴是取自一節大小適合之竹片,然後細心削為琴身。初期簧片從竹片的自身削出來,清代中期開始使用外來的黃銅片,將琴座一端挖槽來放置簧片的一端,然後纏繞細線來固定簧片。各族一般為單簧片或雙簧片,泰雅族的木瓜群或太魯閣群之口琴簧片多至兩片以上,最多五片 (施翠峰2005《台灣原始藝術研究》pp.233-234)。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購置/購買
到館日期
:
2009/12/31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