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日治時期原住民風俗文化明信片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7108
名稱
中文 名稱
:
日治時期原住民風俗文化明信片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布農族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紙
尺寸/度量
長
:
140
mm
寬
:
88
mm
外觀描述
顏色
:
黑白
形狀
:
橫式長方形
原件與否
:
原件
功能/意義
製作者
:
台北 驣山寫真館發行
藏品描述
描述
:
原住民黑白明信片,上為ブヌソ族人正將捕獲的山豬分解之景象。
獵人文化是布農族的特色。每年歲時有男童射耳儀式,期望長大成為神射手。出獵在布農族是為聖潔的行為,遵守戒禮以及儀式過程,獵人的近親亦須遵守禁忌。婦女禁忌觸摸獵具與家屋內所懸掛獵獸頭骨。狩獵隊第一次射中獵物時,全員集中該處,將獵物剖開,將肝臟切成塊狀,由眾人分食,邊吃邊祝禱:「給我們強大的力量,讓我們能不斷地打中獵物。」眾人亦跟著複誦,然後分喝獸血,腦漿給獵隊中年紀最長者生吃,再選取適量的獸肉作為晚餐,餘則燻乾準備帶回部落。獵罷豐收後,大家分配野肉背著返社。即將到達村落時,會以呼聲的長短調來傳達歸來的訊息,並以鳴槍的方式報告獵物的種類與數量。得鹿每次鳴槍二響、得豬每次鳴槍一響。鳴槍的次數與所獲的動物數量相等。部落的人聞槍聲後,會出部落迎接獵隊,並代為背負所獲之獵物。獵隊歸來後,在領隊住屋前依功分肉,每隻獵物的頭,一隻前腳及胸等部位屬於射中的獵人所有,獵物的尾巴、獸皮及一前腳屬第一隻追到獵物的獵狗主人;其餘獸肉則由參加者平分。每個人又得將分的獸肉分給他的氏族成員及朋友,是為「共享」。吃食獵肉時,只有獵獲者及老人可食用動物的頭、尾巴、內臟,孩童禁食腿、肚子的肉及內臟,否則會遭不幸。後代也可以從食物禁忌之中,養成尊老敬賢的美德。少年第一次獵得野獸時,必須將該獸之右前腿及頭送給領隊,領隊為他祈祝。(網路文章〈布農族的狩獵文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觀光課伍玉龍)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購置/購買
到館日期
:
2009/12/31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