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皮影戲偶
編號
編 目 號
:
AS000594
主題
分類1
:
雜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燈影導具
中文 名稱
:
皮影戲偶
日文名稱
:
燈影導具
-數量-
單 位
:
件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社名
:
爪哇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木
尺寸/度量
寬
:
420
mm
高
:
1060
mm
厚
:
40
mm
淨重
:
584
g
外觀描述
形狀
:
細長木棒帶彎頭
型制/特徵描述
:
一支木棒,一端彎並帶尖頭
藏品描述
描述
:
印尼各類型戲偶的角色多出自於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及《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也會因地制宜的融入區域神靈信仰、爪哇皇室(滿者伯夷王朝(Madjapahit)、「室利佛逝」(Sri Vijaya)等眾多中爪哇至東爪哇的王朝)、伊斯蘭信仰與歐洲殖民者的多元文化與藝術表現於戲偶製作型態與美學之中。
本館所蒐藏的印尼皮影戲以爪哇島為主,從宮廷到民間儀式使用以及甚至一般民眾自製的皮影戲偶。當代皮影戲仍以傳統印尼文(甚至爪哇語)稱呼其形態。此種皮製的戲偶稱為Wayang Kulit(皮製戲偶)。
此物件僅知來自爪哇島的收藏,為皮製雕刻並上色。其彎曲支撐戲偶的支撐棒應為從中間剖開,將戲偶夾入後,並於皮雕鏤空處以線材穿過並綁緊於支撐棒上。此支撐棒應為竹製,一般也有使用牛羊角製作。支撐棒主要是供操偶師(印尼文:dalang)手持表演使用,底部尾端的削尖處有助於操偶師將戲偶放入(或插入)戲偶支架區(紅線箭頭指示)。
此物件的特徵有尖嘴、露出上下的尖牙(1)、大鼻子與睜大的圓眼、粗壯的身形等特徵,表示此角色通常為巨人的角色,頭飾上另有一隻小型的鳥類的裝飾(2)。此皮影戲偶的角色多出自於印度教史詩神話「羅摩衍那」,角色的名稱為Kumbhakarna(康巴哈那,身材魁武巨大且食欲旺盛,被形容為偉大的戰士)。(大英博物館線上典藏參考: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object/A_As1859-1228-781)
此物件的右大腿處整塊已消失(3),另,右手整隻也消失僅留下穿孔處(4)作為曾經作為連接右肢物件的證據。同時,此物件因年代久遠已經嚴重脫色。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