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小刀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0230
主題
分類1
:
武器
名稱
登錄名稱
:
小刀
中文 名稱
:
小刀
族語名稱
:
slmadac
英文名稱
:
Knife
-數量-
單 位
:
把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泰雅族
尺寸/度量
長
:
243
mm
寬
:
38
mm
淨重
:
160
g
其他測量值
:
刃部長149mm
外觀描述
顏色
:
土黃.鐵灰
形狀
:
長條形
型制/特徵描述
:
木柄鐵刃.鐵刃為上下皆成圓弧之厚背刀.柄部自中段以下有三道藤編環飾以助手握.
紋飾
:
鐵製刀片,木製刀柄,刀片成長形,上下側圓弧形,刀刃在下側,前端尖,長15cm,最寬處3.7cm,刀柄長9.6cm,由刀片的那端漸擴張,由2cm成為2.3cm寬,上面有凸起的花紋三圈。
功能/意義
功能
:
日用雜器
使用方法/時機
:
切割用工作刀
-備註-
備 註
:
標本卡及日文標籤皆登錄為泰雅族.但標本冊則不確定為泰雅族或阿美族.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泰雅族小刀」(館藏編號 AT000230),標本採集記錄並未詳列採集地與社名。為泰雅族日常使用之生活雜器,族語不詳。
本件結構分成刀身與刀柄兩部分,刀柄以木料削切而成圓桶略為錐形,表面呈木原色,且樸素無施加刻紋,僅套置三節以蟲形技法編成寬度不一的藤環,其中最靠近刀頸的一節由三個較細的藤圈所組成,推測為加固刀刃與刀柄連結處之用,同時於刀柄上加以藤環除了裝飾外,也可增加摩擦力以便於拿握使用。以鐵製成單邊刀身,而刀刃弧形較刀背突出,刀身寬度向兩端逐漸遞減,一端形成刀尖,另一端則收細直接插入刀柄固定,使外觀呈魚肚型,且表面已明顯生鏽。
泰雅族男子從青少年時期便學習狩獵,而佩刀為其隨身攜帶的物品,材料透過與外界交換、搶奪而來,其用途廣泛如伐木、狩獵、切割、宰殺、製作器物、馘首等,而不同用途的佩刀在外觀、尺寸形制、裝飾上即可明顯辨別。
此物件應為家庭使用的小刀,或者男子外出時除獵刀外,額外攜帶的小刀,其圓弧形的刀尖方便用於切割、穿刺獵肉、獸皮、水果等較為細緻切工的工作,而其他原住民族也多有使用刀具,因注重其實用性,型制依使用環境、用途而有所不同,較鄰近的族群使用的刀具型式也多有互相影響 [1]。
註釋或參考文獻:[1] 張竣崴,2011,原住民刀具工藝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2] 施翠峰,2005,臺灣原始藝術研究,宜蘭縣:傳統藝術中心。
(劉廷將於 2020-06-17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