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手網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1132
主題
分類1
:
生產工具
分類2
:
漁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抄手網
中文 名稱
:
手網
英文名稱
:
Scoop-net
-數量-
單 位
:
件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阿美族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織品
副材質分類
:
籐竹草
尺寸/度量
長
:
2011
mm
寬
:
38
mm
厚
:
10.5
mm
淨重
:
785
g
其他測量值
:
網長:1500mm
外觀描述
顏色
:
土黃、棕
原件與否
:
原件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阿美族手網」(館藏編號 AT001132),標本採集記錄並未詳列採集地與社名,為阿美族人的傳統捕魚器具。
本件手網以竹製握把與麻編漁網組成,長 2011 mm、寬 38 mm、厚 10.5 mm、網長 1500 mm、淨重 785 g。漁網以麻線採平結手法編結成方形網眼,兩邊邊緣串接粗麻線,粗麻線再串綁於左右兩根細長竹竿上,全件展開使用時呈三角形。
阿美族所居之地多位於鄰近河流或海洋的地區,漁產豐富,也因此培養出多樣的捕魚技巧和漁具,如漁筌、漁簍、漁簾、漁網、漁叉、釣竿等,其中又以漁簍和漁網為最主要的工具。漁網可粗略分為手網、掛網、撒網三種,早期多以苧麻編結成,尼龍纖維引進部落之後,取代苧麻成為最主要的製作材料。
根據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田野調查 [1],南勢七社、馬太鞍部落以及大港口部落皆有族人使用麻編手網的記載,手網的族語名稱為 cadiway 或 tsaliwai,各地的拼音略有差異。手網通常於個人單獨去捕捉魚蝦時所用,使用時族人會先翻動河底的石頭,使得小魚小蝦竄出,待魚蝦竄入網中時,立刻收起漁網。
本件為 1945 年自總督府博物館接收的藏品,目前臺博館典藏有多件阿美族漁網,入藏年代自日治時期至戰後,手網、掛網、撒網三種形制皆有。手網的典藏共有 3 件,形制有所差異。本件以二根竹桿作支撐,館藏 AT002446 以一片折成三角形的竹片做為骨架,館藏 AT003860 則是以二根交叉竹桿支撐,二根竹桿中間多增加一根供手握持的橫桿。
註釋或參考文獻:[1] 佐山融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7 (191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阿美族南勢蕃、阿美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頁 47-4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李亦園主編,1962,《馬太鞍阿美族的物質文化》,頁 68-8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所;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上冊》,頁 183-19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紹紘於 2020-05-30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