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槍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2963
主題
分類1
:
武器
名稱
登錄名稱
:
槍
中文 名稱
:
槍
-數量-
單 位
:
枝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賽夏族
-備註-
備 註
:
賽夏族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賽夏族槍」(館藏編號 AT002963),標本採集記錄並未詳列採集地與社名,為賽夏族男性狩獵或戰鬥的武器,族語名稱為 hobak。
本件槍由竹製槍桿和鐵鏃組合成,長 2200 mm、寬 45 mm。全件形制為插桿式槍,由七節相連之細長竹管製成槍桿,尾端扁平,最前端鑿一孔洞以插入鐵鏃,並以鐵環固定。鐵鏃兩側各帶五棘。
傳統上,狩獵是賽夏族人取得肉類食物的來源,也是建立男子聲譽的方式之一 [1]。狩獵可分為集體狩獵和個人狩獵兩種型態,範圍可依路程分為兩天左右的近程狩獵以及三至七天的長程狩獵。主要獵物包括山豬、羌、狐狸、豹、鹿、穿山甲、果子狸、飛鼠等。近程狩獵所穫之獵物會直接紮綑或用網袋背回,遠程的獵物則在當地宰殺後並將骨頭丟棄,再將肉燻乾後帶回。
賽夏族傳統的狩獵武器有山刀 (malat)、弓 (behyo)、標槍 (hobak)、箭 (papanae’)、 弩弓 (babadagol)、獵槍 (inanas watos) 等。狩獵的用具多數也是戰爭時使用的武器。根據耆老口述,標槍主要是用來獵山豬或打仗,使用時會先瞄準目標,再將標槍投擲出去。
本件為 1945 年自總督府博物館接收的藏品,也是目前臺博館唯一一件賽夏族的長槍典藏。
註釋或參考文獻:[1] 趙金山,2009,《賽夏族口述歷史研究工作計畫》,頁 109-110,苗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楊紹紘於 2020-09-25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