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矛頭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2214-002
主題
分類1
:
武器
名稱
登錄名稱
:
槍頭
中文 名稱
:
矛頭
-數量-
單 位
:
個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鄒族
尺寸/度量
長
:
278
mm
淨重
:
0
g
外觀描述
型制/特徵描述
:
圓底雙刃
-備註-
備 註
:
本號共五件,原登錄為一筆記錄,清點時改為單獨5筆記錄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鄒族矛頭」(館藏編號 AT002214-002),標本採集記錄並未詳列採集地與社名。本件為鄒族使用之金屬武器,族語稱為 mengzu。
本件矛頭為槍矛的殘件。鐵製槍鏃長 278 mm,整體為狹長柳葉形,雙邊開刃,正中線微微隆起。矛頭基座為錐形,內裏中空,使用時以木桿或竹桿插入其中,側邊可見鑄接的痕跡。本件現有紅色鏽斑等劣化狀況。
矛是臺灣原住民族在打獵或戰爭時常見的工具。槍矛可依與槍桿的組裝方式分為套桿式與插桿式。本件為套桿式,圓底座中空,插入比座徑略小之木桿或竹桿固定;插桿式槍矛如本館藏品編號 AT002214-001 矛頭,槍矛底部為尖底,將尖底插入槍桿中,再以線繩纏繞,使其更為穩固。
鄒族的槍矛可依鏃頭有無倒勾進行細分,有倒勾者稱為 pʉyo,常用於刺傷已跌入陷阱之動物,無倒勾者是 mengzu [1]。本館館藏中大部分鄒族的矛頭屬於無倒勾者,其中套桿式比插桿式又多一些。在作戰或狩獵時,鄒族人會在矛和刀鞘上繫山芙蓉線,藉此獲得神的眷顧。
註釋或參考文獻:[1] 參考自 https://e-dictionary.apc.gov.tw/tsu/search.htm,「mengzu」和「paifutneni」詞條。
(初始版本由張乃文撰於 2020-05-15,後經方鈞瑋於 2020-06-28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