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佩刀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2300
主題
分類1
:
武器
名稱
登錄名稱
:
刀
中文 名稱
:
佩刀
-數量-
單 位
:
把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泰雅族或賽夏族
所屬社名
:
竹東郡シバジ社
尺寸/度量
長
:
1020
mm
寬
:
65
mm
厚
:
23
mm
外觀描述
型制/特徵描述
:
刀柄和刀身是整個連成的鐵製,柄是成尖錐空心的,刀身由寬約45mm漸窄為尖,刀鞘寬由52mm漸窄成32mm,一面由木製密閉,一面由多條細鐵線平行固定之。"
-備註-
備 註
:
泰雅族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泰雅族佩刀」(館藏編號AT002300),採集地為竹東郡シバジ社(Shibaji)。為泰雅族加拉排群澤敖列(Tseole)十八兒社(Sipajack)的成年男子常用武器之一,族語稱為lalao。
本器為一鐵彎刀及一整塊木料鑿製而成的單面刀鞘。木鞘身兩側打有許多小孔並穿過鐵線,避免刀身脫落。鐵製的刀柄和刀身相連,刀柄呈現尖錐狀且空心的,刀身寬約4.5公分漸窄為尖端,單面木製刀鞘寬約5.2公分,配合刀身漸窄為3.2公分。其器長約102公分;寬約6.5公分;厚約2.3公分;柄長約18公分;柄徑約3公分。
部落男子在森林中移動,需要鋒利、可劈砍且適合多變環境的刀具。因此他們外出一定配戴刀具,用以狩獵採集、開路伐木和防衛,甚至製作菸斗、弓箭或籐具等器具,刀是原住民族漁獵生活的必備工具。另一方面,刀也是部落慶典和祭祀中男子傳統服飾的一部分,象徵配戴者的勇武以及社會地位。而刀在不同族群的祭典、婚姻、習俗與成年禮儀,皆有其尊崇且獨特的文化意義。例如,當部落男子在獵頭後,會將人頭上的頭髮割下並繫在刀具上,期望可增加自身能力。
刀具製程方面,首先選刀身材料,接著以爐加熱,然後用鐵錘反覆鍛打,去除雜質,打出刀身毛胚後,再拋光磨利即完成刀身。單面刀鞘部分以木料鑿製,而單面設計不易讓刀鞘內積水,打孔穿過鐵線以收納刀身,最後在刀鞘上雕刻上色裝飾。另外,刀柄材質選用硬度高、質量小且不易龜裂的檜木或樟木來製作。泰雅族的刀具是臺灣原住民族中長度最長、彎度最彎且刀背最厚的。因為部落多位於山區,需使用可在叢林中披荊斬棘的彎刀。握持刀時,刀前半部略微向下,質量重心靠近刀前半部。這特點使泰雅族的刀適合劈砍,使用自然較順手省力。
本件泰雅族佩刀入藏於1927-29年間,為「佐久間財團蒐藏品」之一。
(廖書賢撰,李莎莉審)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