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占卜道具箱(巫具箱)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3075-033
主題
分類1
:
宗教信仰與儀式
分類2
:
占卜用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祈禱箱
中文 名稱
:
占卜道具箱(巫具箱)
族語名稱
:
Kanubitji
-數量-
單 位
:
件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排灣族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織品、籐
主材質子分類
:
藤
副材質分類
:
織品
副材質子分類
:
麻
尺寸/度量
長
:
165
mm
寬
:
112
mm
厚
:
27
mm
淨重
:
73
g
其他測量值
:
袋口長80mm
外觀描述
顏色
:
深褐
形狀
:
長方體
型制/特徵描述
:
籐編斜紋編法編成箱體,頂端付麻編網袋,網孔細小,袋口附一麻繩帶為收口及提帶,箱體正面有波浪紋,共分為四股,上下各一股,中間有二股,其間以橫向籐邊為分隔。
原件與否
:
原件
功能/意義
功能
:
宗教信仰與儀式用具
製作技術
:
占卜道具亦有以編器為之,但大多以木製為主。其製作以整段木塊,刨空其中心部位,以成為無蓋方箱。因刨空木段費時,故多用木板拼釘而成(陳奇祿1992: 162)。
使用者
:
女巫師
使用方法/時機
:
女巫師用以存放占卜道具的木箱,於占卜、治病或作法時使用之。
風格特色
:
占卜箱的方箱上部,即其開口端處,結附以麻線編成細網。網口綴附籐編小環,小環貫穿以細繩,以供束紮。通常在方箱正面施有紋樣,有時兩側及背面亦施有雕刻。與宗教有關的用具,其所雕刻的紋樣,常比日常用品的雕刻工整、細緻(陳奇祿1992: 162-163)。
文化意義
:
排灣族的巫師清一色都是女性,巫師是排灣族祭儀犧牲體系中最核心的角色。每個女巫師都有自己的巫師箱,是巫師身分的代表,做祭儀時巫師通常背在身上。巫師箱內有基本的祭儀用具,包括祭祀小刀、豬骨、豬皮或豬脂、碎鐵片和神珠。巫師箱多得自傳承,以家族內的傳承為主,也有得自老師的。此箱通常刻有百步蛇和人頭像,它們被認為是巫師的守護神,有巫神的神力蘊藏其中(譚昌國 2007: 67-84)。
-備註-
備 註
:
排灣族.台東鄉土館38年移交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排灣族占卜道具箱 (巫具箱)」(館藏編號 AT003075-033),標本採集記錄並未詳列採集地與社名。本件為排灣族宗教用品,族語名稱為 kanupitj。
本件占卜道具箱為運用斜紋編法將籐皮編製成一個箱體,整體呈現方扁形制。正面及側面飾有以籐皮捲繞籐條、二組上下左右對襯、象徵蛇紋的波浪紋裝飾線條。箱口上緣處穿引編鉤麻繩為網,網口結綴籐環,籐環穿引麻繩以為束紮。本體上有污漬及邊角破損、側邊殘有斷裂的麻繩。
排灣族女巫是經由神靈揀選而來,為神靈與族人間的溝通媒介,除了為族人治病、消災解厄之外,亦於部落內農事祭儀與祈福活動中,負責重要的占卜吉凶工作。在巫師昇立儀式中,由師傅及家族長輩為其佩戴佩刀,藉此象徵如男子般勇敢強壯,並得進入祭祀場域,其位階的特殊性是超越男女性別禁忌的存在 [1]。
女巫外出舉行儀式時,身上必隨身佩戴巫術箱,又稱道具箱、祈禱箱,其為方形的容器,材質以木製為主,少數則以籐編為材。箱內通常置有青銅刀(鐵刀)、獸骨(豬骨)、祭葉(榕樹葉、桑葉等)、神珠(無患子果實,是習巫者獲神揀選的重要憑據)等物,這些器物為占卜時使用的重要工具,亦具有驅邪護身及增強靈力的功能。箱體顏色通常施以厚重的紅漆或黑漆,箱上多雕有人像紋、動物紋、三角紋等紋飾,有時鑲崁月光貝、子安貝、瓷片、錢幣等物做裝飾。
本件占卜道具箱入藏於 1949 年,為「臺東鄉土館」移交之藏品之一。
註釋或參考文獻:[1] 邱新雲,2011,《東排灣巫師 purhingaw 之研究 ─ 以台東縣土垿村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羿君於 2020-11-15 最新修訂。)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