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木祭板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3260-002
主題
分類1
:
祭器祈禱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花木條
中文 名稱
:
木祭板
-數量-
單 位
:
塊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平埔族(巴則海族)
尺寸/度量
長
:
390
mm
寬
:
77
mm
高
:
40
mm
-備註-
備 註
:
53年省立台中圖書館移交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文物是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原住民類」(分類編號AT)藏品,館藏編號AT003260-002,館藏登錄的中文名稱為「木祭板 」或「花木條 」。登錄族別為「巴宰族」,來源紀錄顯示出自於岸裡社潘家。入藏年代是1964年,由省立台中圖書館移交。
本件文物長39 cm,寬7.7cm,高4cm。文物型制為一扁平長條形木塊,木塊的一端(柄端)雙面浮雕以仿漢式蝴蝶、花草等吉祥圖案,並有「春來收禁規 秋天方發金」及「喜事為挪用 閒時放貯中」字樣,器物的另一端(槌部)則雕刻成一圓錐形突起。
岸裡社為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巴宰族之一社群。廣義的岸裡社共有九社,包括岸裡、樸仔籬、阿里史、烏牛欄與掃束社等。其分布區域主要在大甲溪南岸一帶(今臺中縣神岡鄉)。岸裡社在十七世紀原只是居於大甲溪北岸之一小社,十八世紀起因受清政府徵召,出兵幫助清廷平定多起地方亂事,聲譽日隆,其中尤以第三代土目潘敦仔武功最盛,成為岸裡九社的總通事,自此建立起潘家世襲通事的家族,而岸裡社更成為十八世紀中部平埔族群之代表,全盛時土地擴及大部分的台中盆地。
本件文物登錄名稱為「木祭板 」或「花木條 」,實際上是岸裡社潘家(召集)集會時擊敲鼓之槌,故稱為「木鼓槌 」可能較為恰當。這類鼓槌也不見得只是岸裡社潘家所獨有,類似的鼓槌也可見於台大人類學博物館與日本天理大學的收藏。至今在噶哈巫族埔里牛眠社也保有兩、三件與本號木鼓槌類似的器物,他們稱為「銅鑼槌」,是祭祀時用於敲響銅鑼的槌子,雖然個別鎚子器身上的雕刻紋樣不盡相同,但總體器身形制確大致一致 。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