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登錄號:D_1_26的圖片(D_1_26_P01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D_1_26的圖片(D_1_26_P01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D_1_26的圖片(D_1_26_P001.jpg),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尺寸描述:69 x 136 cm
藏品描述:  葉公超(1904-1981),原名崇智,字公超,以字行,祖籍浙江餘姚,廣東番禺人,生於江西九江,外交家、書畫家,亦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上海國立暨南大學、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渡臺後歷任外交部長、駐美大使、行政院院務委員、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中央研究院評議委員、總統府資政。
  葉公超因家族五代書畫文物收藏,耳濡目染,自然眼界極高,早年即從湯定之習畫,擅長「四君子」。其曾祖葉衍蘭為清代知名書畫家、鑑藏家,傳至葉公超叔父 葉恭綽,不但是上海博物館的始創委員,並以書畫創作及收藏享譽民國藝壇。 而繼承葉恭綽藝術愛好者就是葉公超,葉公超父親葉道繩曾任九江知府,於1913年逝世,葉公超遂赴北京與叔父葉恭綽同住,除了文學、外交上的長才得以發揮,藝術品味上更加卓越。1961年葉公超自美奉調回臺後,他的後20年寄情書畫,空谷幽蘭寫情,墨竹淋漓抒懷,書法則深得褚遂良神髓。 
  1981年葉公超過世,其妻袁永熹親輓:「烽火結鴛盟,治學成家心處安危輕敘別;丹青遺史跡,幽蘭秀竹淚痕深淺盡縱橫。」藝文摯友張大千亦輓:「入主大政,出使大邦,絕代奇才歸冥漠;喜則畫蘭,怒乃畫竹,長留健筆見縱橫。」皆令後人對一代英才無限懷念。
  此畫寫墨竹數竿,磐石一塊,竹葉以「下撇葉法」為之,葉形或「个」字,或「介」字,交疊運用,再輔以墨之濃淡,或疏或密,相互掩映,層次豐富。葉公超摯友陳方,亦為寫竹大家,在其所著《荒齋畫竹八法》中有言:「大抵疏密,為繪事一訣,處處用到。就寫竹言,竹之變化視布葉,布葉變化視疏密,疏密變化適宜,寫竹可千變萬化矣。」葉公超此幅竹石,恰可當陳方所言,作為寫竹範本。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館藏編號:D_1_26

典藏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綏靖區司令部命令)的圖片
藏品(水源儲水槽,頂蓋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魚燈籠)的圖片
藏品(雙城故事(港片))的圖片
藏品(中華商場-信棟的廣告與人潮)的圖片
藏品(中山北路旁的圓山兒童樂園入口)的圖片
藏品(福爾摩斯——藍寶石(譯稿))的圖片
藏品(繡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