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書法
尺寸描述:60 x 121 cm
藏品描述:本件書法作品是作者為中華少棒隊獲遠東少棒冠軍之自作詩文。
款識:我中華巨人少棒隊蟬聯榮膺遠東少棒冠軍連克五團體。代表隊即香港、日本、關島、菲律賓及韓國。喜賦此詩以誌之。癸丑瓜月,七十九叟無逸老人并書。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張善(1895-1982),一名揚善,字希舜,號無逸,古典詩人。出身臺北中和,其父通漢學,開設「稻江齒科」,為臺人創設醫院之始。張善幼承庭訓,入清朝生員陳廷植先生書房讀書。後繼承父業,遂東渡日本,進入「東京齒科醫學專門學校」就讀。畢業之後返臺,接手經營「稻江齒科醫院」,為日治時期稻江名醫,昭和14年(1939),時年45歲,拜入陳德星堂陳廷植門下習詩,除經史而外,復學詩文。並請益於謝汝銓、傅錫祺、黃贊鈞等文壇前輩,交遊廣闊。昭和19年(1944),年屆 50,將醫院交其子承繼經營,並著手選編個人作品輯成《說園詩草》附《無逸文鈔》作品集於昭和20年(1945)排印行世。此後攻讀周朝經典《易經》,並研習書法,吟詠自適。其詩作主要抒寫懷抱,其下筆謹嚴,詩風流暢明快,趣味別具。臺灣近代歷史上第一位取得東京帝大文學士和第一位留美博士。曾協助國民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並任臺大教授的林茂生曾於序文中曾評張善作品曰:「有史眼,有感懷,有寄託,立言溫厚,志趣和平,頗得三百篇之正。」其師陳廷植則評其詩文曰:「格調清新,詞華秀雅,言有盡而意無窮。至於美刺勸懲,有關於世道人心者,皆含蓄而不露,可謂得詩人之要旨,《三百篇》之休音。」( 部分參考資料引自:台灣文學辭典資料庫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566,資料彙整編輯:古耀華)
此作書者張希舜以1973 年中華少棒隊五度蟬聯遠東地區少棒賽冠軍為題,作此短文,並取行書書寫,以賀此一當年體壇盛事。當年的「巨人少棒隊」為「中華巨人少棒」第三代,球員均出身臺南,為跨校組織之少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不僅在遠東區蟬聯五連霸,更一舉奪得世界冠軍,當年領隊為楊家寶先生,球隊經理邱松男、球隊教練為陳文華、球團秘書朱淵智。球員則有黃清輝(立人國小)、黃明亮(協進國小)、宋正立(成功國小)、黃金勇(海東國小)、蔡漢文(海東國小)、王清欉(海東國小)、郭文理(海東國小)、連永紹(永福國小)、陳振雄(立人國小)、蔡仁嘉(永福國小)、陳平茂(協進國小)、鄭百勝(海東國小)、盧銘寬(成功國小)、楊華元(海東國小)。
本件書法作品是作者為中華少棒隊獲遠東少棒冠軍之自作詩文,觀其行筆揮灑自然,略無阻滯,雖無明顯學古之法度,然亦可見勤於臨池之筆墨功夫與自信之感,其本文三行,行筆蕭散自然,歌頌中華小將蟬聯偉業,款文亦作三行,略加補記此一當年球壇盛事。
出處:古耀華,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5。
館藏編號:E_3_029
典藏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