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光緒33年元月高信易立賣斷契
登錄號:KH1998.016.0009的圖片(KH1998.016.009.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KH1998.016.0009的圖片(KH1998.016.009.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KH1998.016.0009的圖片(KH1998.016.009-0001.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KH1998.016.0009的圖片(KH1998.016.009-0002A.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KH1998.016.0009的圖片(KH1998.016.009-0002B.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KH1998.016.0009的圖片(KH1998.016.009-0003.jpg),第5張,共5張
文物分類: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
材質:紙
年代:1907年
尺寸:長:129.8 x 寬:67.9cm
取得方式:捐贈
原收藏者:李賢武
藏品描述:本組件係李家六石浦田業相關書契之三。包含:
1.KH1998.016.009 光緒33年元月(1907年)高信易立賣斷契
2.KH19998.016.120 光緒33年元月(1907年)高信易立收字
3.KH1998.016.066 光緒33年2月(1907年)高仁旋立承佃字
4.KH1998.016.009 光緒33年11月(1907年)李德榮立「官契」
5.KH1998.016.009 光緒33年11月(1907年)李德榮「契尾」
6.KH1998.016.050 民國11年3月(1922年)高仁鏇立承佃字
7.KH1998.016.039-0004 民國24年元月(1935年)高居 立承佃字

本地使用權原屬高仁宣,後賣斷給高家。
光緒33年元月(1907年),高信易將土名長坵,面積1畝2分之根田(田地使用權),以18兩銀賣斷給李德榮。附繳高仁宜賣斷契及老原契。
光緒33年元月(1907年),高信易收過六石浦根面全之田(KH1998.016.010)、石糞池1口及本處根田之田價銀後另立收據。
光緒33年2月(1907年),高仁旋向李德榮承佃土名六石浦,面積2畝之田地及石糞池1口,每年分兩季繳納上籠乾淨租穀620斤。
光緒33年11月(1907年),李德榮另立官契。內載:「立賣契人高信易,今因無錢使用,情願將自己中則民田壹號,丈壹畝貳分正,坐落洋尾下莊,土名長坵。」「斷得紋銀壹拾捌兩」、「賣給李德榮名下永遠為業。」
光緒33年11月(1907年),李德榮依法投稅,政府發給「契尾」完稅證明。內載:「計開業戶李德榮,買斷高信易田丈壹畝貳分,坐落洋尾下莊土名長坵,用價銀壹拾捌兩,納稅銀伍錢四分正。布字壹萬捌千參百貳拾號,右給長樂縣業戶李德榮,准此。」
本契較特殊者為只賣田地使用權,因此內文僅言明「其田聽榮翻犁耕作,永為世業」,而未提及糧稅過戶事宜。(長樂之田底權稱「面田」,田面權稱「田根」,因此本批地契標明「根」者係指田面權。)其時「一田二主」之地權結購係民間沿習多年所形成之鄉規俗例,清政府並不承認田面權,乾隆時福建官署且明令禁止田面權交易,此契顯示清末地方政府為收契稅,已承認民間田面權交易的合法性。
民國11年3月(1922年),高仁鏇(同高仁旋)向李德怡承佃土名六石即長坵面積6分之耕地,每年認納定額租穀220斤。高仁鏇原有缺洲面積5畝餘之田業,於宣統3年(1911年)盡賣給李德榮(參見缺洲田業相關書契)。
民國24年元月(1922年),高居 向李家承佃六石浦長坵面積2畝1分之田地,每年認納定額租穀740斤,以貨幣繳納則以600斤的時價為準。

登錄號:KH1998.016.0009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臺北州聯合女子青年團林氏編敏之相簿-0033)的圖片
藏品(棕色麒麟桌飾)的圖片
藏品(海瓜子簾蛤)的圖片
藏品(臺灣銀行發行壹佰圓紙鈔)的圖片
藏品(斜口竹製杯)的圖片
藏品(木盤)的圖片
藏品(島嶼黃蝶)的圖片
藏品(唱片唱詞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