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民國12年元月高禮彩立承佃字
登錄號:KH1998.016.0051的圖片(KH1998.016.051.jpg),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分類: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
材質:紙
年代:1923年
尺寸:長:58 x 寬:28.9cm
取得方式:捐贈
原收藏者:李賢武
藏品描述:民國12年元月(1923年),高禮彩向業主李德怡承佃土名枚 、?頭之田地耕作。承佃需繳稅10 之面積(應為當地土地面積慣用之單位),每年認納定額租穀1100觔。並約定業主津貼佃農小洋壹百角買工料,若承佃逾5年,無需歸還。
明清時期土地租佃制度有「分成租制」、「定額租制」。雍正、乾隆時期,田賦、丁徭改為徵收銀兩,而使定額租制中的實物租,改為折租或直接向佃農徵收銀租、錢租,進而促進「貨幣地租」的發展。本案採取定額租制的實物租。
明清中業以後的地權分化,從永佃權轉化為一田兩主,於是而有土地所有權(田根或田骨)與使用權(田面或田皮)的分別。臺灣亦承襲大陸東南沿岸省份的習俗而有大、小租的分別。李家在清末民初民田的土地交易契約書中,常見「根面全」的契書字樣,顯然,當時土地交易時,一田兩主的問題最被重視。
本文物為民國以後永佃權的設置,可與作為探討民初地主召佃、地租的第一手資料,同時與臺灣佃農、大小租制度等作為對比研究。

登錄號:KH1998.016.0051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Fb1~Fb11地梁配筋圖)的圖片
藏品(保正與日本巡查合影)的圖片
藏品(羊)的圖片
藏品(關公坐像)的圖片
藏品(臺灣省第一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編印《臺灣省第一屆全省運動大會手冊》)的圖片
藏品(石矛)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武生))的圖片